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审问的人被他的话感动,将他们全部释放。
三年后,第二次“党锢之祸”
发生,朝廷又开始大批抓捕党人,范滂知道后,自己跑去投案。
县令大吃一惊,说:“天下这么大,你为什么偏偏跑到我这里来啊?”
范滂说:“我死了,祸患就终结了,怎么能再连累你,还让我的母亲流离失所呢!”
范滂临行前与母亲辞别,母亲对他说:“你现在能与李膺齐名,死又有什么遗憾呢?”
范滂拜别母亲,转身对儿子说:“我想让你作恶,但恶事不该做;我想让你行善,但这就是我行善的下场。”
众人听了,无不流泪。
最终范滂被杀,年仅三十三岁。
范滂为官清正,不畏奸佞,是东汉宦官黑暗势力统治下的一股清流。
虽然他官职不高,生命短暂,却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影响深远。
【原文】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
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
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
乃诣诏狱。
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摘自《后汉书?卷六十七》
【译文】后来,朝廷抓捕名士张俭的事情发生,收捕牵连为同党的人,同乡人对李膺说:“可以逃走了。”
李膺回答说:“遇事不能躲避困难,有罪不能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
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能去哪里呢?”
于是李膺前往诏狱。
李膺被拷打而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境,门生、属官以及他的父亲兄弟,一并被禁止做官。
词语积累
李膺门馆:李膺清正廉明,声名高洁,被他任用的人,称作登龙门。
比喻名高望重之家。
范滂诀母:范滂临死前与母亲慨然诀别。
比喻为正义事业勇于牺牲以及辞别亲人时的悲壮情景。
厌塞(sāi)众议:厌塞,压制。
压制各种意见。
揽辔(pèi)澄清:揽辔,拉住马缰绳;澄清,平治天下。
坐在马车上拉住缰绳,立志要平治天下。
比喻在工作之始,就立志要把它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