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太尉陈蕃坚决不肯受理案件,桓帝大怒,将李膺关进监狱。
因为这个案子牵扯了一些宦官子弟,宦官们害怕受到牵连,请求桓帝大赦天下,李膺因此得救。
三年后,发生了第二次“党锢之祸”
,朝廷大肆抓捕士大夫的同党。
有人劝李膺赶紧逃走,李膺说:“遇事不能躲避困难,有罪不能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
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能去哪里呢?”
于是李膺前往诏狱。
李膺在狱中被拷打而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境,门生、属官以及他的父亲,一并被禁止做官。
当时,社会上士大夫以道德相互标榜,选出八位名士称为“八俊”
,李膺因公正廉洁的作风以及威望被认为是“八俊”
之首。
不畏奸佞的范滂
范滂(137—169年),字孟博,汝南郡征羌县(今河南省漯河市境内)人,东汉名士。
范滂年轻时很有气节,被举为孝廉,州人都折服于他。
冀州发生饥荒,盗贼纷纷出现,朝廷任命范滂为使者,巡视各地。
范滂接受任命后,登车牵住缰绳,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他刚刚进入冀州境内,各地贪污受贿的太守、县令就纷纷弃官逃走。
后来,汉桓帝下诏官员们举报民间传言,范滂一下举报了二十多人。
因为举报的人太多,有人怀疑他有私心,他说:“这些人如果不是贪污纳贿,祸害百姓,怎么会出现在名单上呢?因为时间仓促,我列出的都是急需惩办的,还有一些没有确凿证据,需要进一步核查的。
我听说把杂草除尽了,庄稼才能长得好,把奸臣铲除了,才会有清平盛世。
如果我说的不符合事实,我甘愿受罚。”
质疑的人不敢接话。
范滂见世道艰难,意识到自己的主张很难实施,便辞官了。
166年,第一次“党锢之祸”
发生,范滂等人被诬陷结党,关进监狱。
当时有规定,入狱者都要祭祀上古司法之祖皋陶(gāoyáo),范滂说:“皋陶是贤士,如果我无罪,他自会替我向老天申诉,如果我有罪,祭祀他又有什么用呢?”
其他被关押的人觉得有道理,于是不再祭祀皋陶。
很多被关押的人生病,范滂于是请求先受刑。
桓帝派人审问他们,有的人回答,有的人不吭声,范滂从后排挤到前排,说:“孔子说,看到好的行为要赶紧学习,看到不好的行为要马上躲避。
我们正是想让好的在一起更清明,坏的在一起更恶臭,本是为朝廷着想,没想到朝廷却认为我们结党。”
审问的人说:“你们互相提拔推举,意见不合的,就一起排斥,这是想干什么?”
范滂长叹一声,说:“古人遵循善道能谋求更多幸福,今天遵循善道却身陷囹圄。
我死后,请把我埋在首阳山边,让我不负苍天,不愧于伯夷、叔齐这样的先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