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循吏传
banner"
>
《汉书?循吏传》共一卷,记载六位循吏,本书选取文翁、黄霸为代表。
公学始祖文翁
文翁(公元前187—公元前110年),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合肥市庐江县)人,在《循吏传》中排名第一。
文翁年轻时爱好学习,精通《春秋》,在郡县担任小吏,后来通过察举得到提拔。
汉景帝时,文翁担任蜀郡(今四川省)太守,发现蜀地民风粗鲁,想施以教化,于是决定从当地教育入手。
他亲自选拔了十几个聪明有才华的小吏,把他们送去京城学习法规和礼仪。
这些人学成归来后,他安排他们担任要职,逐步提拔重用。
文翁又在成都(今成都市)兴办官学,招来许多年轻学生。
对于贫困的学生,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
成绩好的学生,派他们去郡县做官,成绩稍次的学生,派他们去主管教化。
文翁经常挑选一些学生跟随在自己身边,四处传布教令,教化民风,出入官府。
当地人看到后,觉得这是很光荣的事,争相成为学校的学生,有钱人甚至不惜花钱来取得入学名额。
经过文翁的教化,蜀地的风气得到很大提升。
此后,更多蜀人主动前往京城求学,人数规模跟齐鲁之地相当。
后来,汉武帝即位,正式下令全国各地设置官学,负责培养人才,文翁便是这一措施的开创者。
因为文翁是第一个在地方开办官学的人,后世把他尊为“公学始祖”
。
文翁在蜀地去世,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修建祠堂,每逢节日都要祭拜他。
巴蜀地区爱好文雅的风气,与文翁的教化有直接关联。
政绩第一黄霸
黄霸(公元前130—公元前51年),字次公,淮阳郡阳夏县(今周口市太康县)人,西汉名臣。
黄霸年轻时有大志向,研习法律,因为喜欢做官,在汉武帝晚年捐了一个官职,负责管理郡县的钱粮进出。
黄霸公正无私,管理得当,没有瞒报贪污,因此被提拔。
后来,黄霸因为清正廉洁,被举荐担任河南郡(今洛阳市一带)郡守的副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