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然而上级官员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而愿意提拔重用“带病”
之官,其中又有何玄妙呢?他一直搞不清楚统治者们这种自毁长城的做法是为什么!
“陛下所言不虚,一些奸佞之徒得以登上庙堂之事屡见不鲜,其中却是原因各异,不一而足……”
邓光荐见陛下请教,便又自觉的行使自己的解惑之责……
邓光荐唾沫星子乱飞,言语时急时缓,还不时引经据典的说开了,赵昺现这邓光荐真不愧是学者型官员,虽然被朝上之事弄得焦头烂额,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可分析起缘由来却头头是道,说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其说的很多,他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将“带病”
官员提拔到高位。
还拿蔡京为例。
徽宗崇宁元年,宰相曾布为了得到绝对控制权,与另一位宰相韩忠彦闹得不可开交。
韩忠彦想到了贬在定州当知州的蔡京“有手段”
,且和曾布有过大仇,便把他调回翰林院担任承旨,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此时的蔡京已多次受到大臣们的弹劾,恶行昭彰,没人不知道他是个“病得不轻”
的坏人,韩忠彦这一招可谓引狼入室。
结果没过几个月,曾布和韩忠彦两败俱伤,蔡京坐收渔翁之利,很快拿掉韩忠彦取而代之,这正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是帝王失之懦弱或自身荒淫,给了权臣提拔“带病”
官员以可乘之机。
如果帝王本身并不具备管理国家的能力,又贪图享乐,权臣很容易乘机弄权架空帝王,形成事实上的“大总管”
。
宋徽宗荒淫无度不恤国事几乎无人不知,这样的帝王在位,形成奸臣当道的格局几乎是必然。
蔡京深知徽宗喜好园林,于是极力促成“花石纲”
和艮岳的修建,并置应奉局于苏州。
为了迎合其的癖好,他屡屡动用国库银两,每次都是几十、几百万地支取。
而这些银两,大都进了蔡京自己的腰包。
艮岳建成后,主持花石纲的苏州人朱勔“擢至防御使,东南部刺史、郡守多出其门”
,也就是说朱勔升职后,又提拔亲信担任东南地区的刺史、郡守等地方官。
与其说朱勔是被蔡京“带病提拔”
的赃官,毋宁说是与蔡京狼狈为奸共同作恶。
三是同恶相济。
欧阳修在《朋党论》里说:“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在欧阳修看来,人有两类,一类是以利天下为己任的君子,一类是以满足私欲为目的的小人。
小人得势后彼此“党引以为朋”
,构建成一个个贪腐山头和利益团体,使整个官场流氓化、黑帮化。
在这样的官场中,“带病提拔”
就成了常态……,!
邓光荐听了小皇帝的话愣住了,说实话他现在对自己这个特殊的学生已经有了说不出的感情。
??作为一个老师来看,其的确称不上一个好学生,不仅厌学还总是质疑先贤之言,且有许多奇思怪想让他难以解答;若是作为一个臣子来看,小皇帝显然又具备了一个帝王应有的素质,其聪明睿智、仁孝坚毅、公正廉明,爱护军将、体恤百姓,无论是文治武功都显露出成为一个明君的迹象。
另外邓光荐是一步步看着小皇帝率领着一帮乌合之众,在极为艰苦和危难之中一点点的壮大,不仅没有为敌所灭,反而凭借其英勇和智慧亲领大军屡败敌军,守住了大宋最后一块土地,为行朝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下的琼州比两年前已经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了自己的铁矿、煤矿、盐场,开垦了大片的土地,基本上做到了自给自足,并吸引了大批移民的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