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也就是说朱勔升职后,又提拔亲信担任东南地区的刺史、郡守等地方官。
与其说朱勔是被蔡京“带病提拔”
的赃官,毋宁说是与蔡京狼狈为奸共同作恶。
三是同恶相济。
欧阳修在《朋党论》里说:“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在欧阳修看来,人有两类,一类是以利天下为己任的君子,一类是以满足私欲为目的的小人。
小人得势后彼此“党引以为朋”
,构建成一个个贪腐山头和利益团体,使整个官场流氓化、黑帮化。
在这样的官场中,“带病提拔”
就成了常态……,!
邓光荐听了小皇帝的话愣住了,说实话他现在对自己这个特殊的学生已经有了说不出的感情。
??作为一个老师来看,其的确称不上一个好学生,不仅厌学还总是质疑先贤之言,且有许多奇思怪想让他难以解答;若是作为一个臣子来看,小皇帝显然又具备了一个帝王应有的素质,其聪明睿智、仁孝坚毅、公正廉明,爱护军将、体恤百姓,无论是文治武功都显露出成为一个明君的迹象。
另外邓光荐是一步步看着小皇帝率领着一帮乌合之众,在极为艰苦和危难之中一点点的壮大,不仅没有为敌所灭,反而凭借其英勇和智慧亲领大军屡败敌军,守住了大宋最后一块土地,为行朝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下的琼州比两年前已经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了自己的铁矿、煤矿、盐场,开垦了大片的土地,基本上做到了自给自足,并吸引了大批移民的到来。
若非亲身经历,邓光荐绝不会相信这皆是在一个孩子的领导下完成的。
想想小皇帝出琼继位更为惊险,在极为复杂的局势下不仅成功的继承了帝位,还大败敌军赢得了群臣的拥戴,掌握了权力,将行朝带至琼州。
现在虽然朝局混乱,又有俚乱生,但比之从前的危机都算不上什么大事,他又有何理由不相信小皇帝能重振朝纲,平定叛乱呢!
“臣相信陛下!”
邓光荐想过种种经历,重重点头道。
“既然先生相信朕能重整朝纲,复我大宋又何必急于归隐呢?”
赵昺看向邓光荐言道,“先生也知朝中人员繁杂,心思各异,朕能信得过的人并不多,若先生都离朕而去,凭朕一己之力又如何能达成所愿啊!”
“陛下,臣愿效犬马之劳!”
邓光荐见小皇帝说的诚恳,自己若是再不识趣也对不起帝师这二字了,当下施礼道。
“先生免礼,快坐!”
赵昺急忙相扶,并让他坐下亲手斟茶道。
心中也是暗松口气,他挽留邓光荐不仅是因为其有才华,还有就是自己知道邓光荐是因为对朝政失望才离开的,可在外人眼中就是自己给逼走的,那样一来谁还会效忠一个连师傅都容不下的皇帝呢!
“陛下大仁大义,是臣错了!”
邓光荐再施礼后才坐下道。
“先生整顿朝纲之想,朕也早有此意。
但是行朝初定,又是用人之际,便暂时放下了,可谁知竟惹出了这么多的乱子。”
赵昺喝了口茶说道。
“陛下仁义,臣也知陛下的难处,若是刚到琼州便大肆裁撤旧臣会让众臣寒心,惶恐不安,不利于朝廷稳定。
只是有些人不知天恩,依旧恣意行事。
据臣所知,刚刚安稳一些朝臣便大肆建宅,蓄养姬妾,甚至开始强占良田,逼人为佃,全忘了当日的艰难,却全然不知陛下为复国尚节衣缩食。”
邓光荐想到一些人的所为,愤然说道。
“朕对这些也有耳闻,本想缓一缓再行事,可如今看不动已经不行了。
可朕就不明白为何这些奸邪之辈为何能登堂入室,出入庙堂?”
赵昺半是愤懑,半是无奈地道。
带‘病’提拔可以说是历史上各朝各代都出现过,在现代也是屡见报端,难以杜绝,而赵昺也知道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提拔新人不仅是朝廷必须之举,且是必然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