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简单来说,第一层面是学会如何操作键盘;第二层面是钢琴家扮演自己的指挥家,领导自己在琴上表现音乐;第三层面就是合而为一的艺术家。
因此在指导过程中,他不能容忍任何马虎、“差不多”
之事。
叮咛一:“一段乐句,你要知道哪个点是**,哪些只是陪衬,不是所有的音都要弹得一样大声。”
叮咛二:“我发现我们钢琴家常忽略,音和音之间的距离,我们常常蒙混过去,或是以为踏下踏板就可解决问题。
表现音和音的间隙非常重要,我觉得最好的训练就是弹奏管风琴,因为管风琴不像钢琴,你弹奏时没有任何模糊的机会。”
叮咛三:“换指,是弹琴时值得关注的学问,指法不同创造出来的声音也不同,以大拇指弹奏圆滑音,音乐美的程度一定抵不过其他手指。”
“还有记住要弹休止符,休止符也是一个音,只是没有声音,但是绝不能忽视,你一忽视会改变原曲的拍子节奏。
跳音时,也要注意敏捷,不是按音而是要马上弹起,但是音的效果要扎实。”
叮咛四:“我们钢琴家经常演出我们之前已听过的作品,我觉得这样并不好,因为我们很容易被别人的弹奏影响,以为这首曲子就该长这个样子,我非常喜欢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但是我多希望在接触前,从来没有听过这首曲子。”
齐玛曼的大师班兼具娱乐和严肃氛围,而且不计较“成本”
,原本从晚上7点半进行到9点半的大师班,最后到10点半才结束,而且他兴致高昂,好似还可以一路说下去。
学子勤努力 “国王”
波哥雷里奇抽根烟去
参加大师班,钢琴家波哥雷里奇的行头比琴艺更令人瞩目,光头的闪亮“发型”
,搭配金光闪闪的棉袄、彩色的长袜,可说是“国王与我”
的国王驾到。
波哥雷里奇的指导方式,就像他的行头一样富有戏剧性,学生弹奏的肖邦叙事曲第2号,其中68拍的节拍算不准,他要求学生一边弹奏乐段,一边喊着数字数拍子,一次不够,还要学生不断地反复,自己则溜到外头抽烟去了,不要以为他是偷闲,虽然在外头抽着烟,但是他耳朵仍然注意着房内传出的声音。
对于这种节拍问题,他会说“我想你的数学应该不是很好”
。
大师班进行过程中,波哥雷里奇少碰诠释问题,教的都是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而且态度随性,大部分的时间都由他的“助理”
旅美钢琴家陈毓襄进行示范,不过每个人经过半个钟头的恶补之后,感觉上好像服了特效药,明显听到往前跃进的正面效果。
这位国王还真是神啊!
大提琴巨星马友友 全力用中文“演”
大师班
大部分的学子参加马友友的大师班,都会很紧张,不过,他们怕的不是马友友而是自己,在学子眼中,马友友就像神一样,可听不可触,于是他们时常陷入自己的“造神”
运动,上台时会全身紧绷音乐走调,直到马老师开始演起戏,学生才会放松心情哈哈大笑。
马友友除了琴拉得好,当起老师也有一套,讲解过程中,又唱又演,一下示范拉琴,一下跳上钢琴当伴奏,一下跑到观众席充当指挥,而且全力用中文与观众沟通,展现极大的诚意。
“音乐是很单纯的事,解决音乐的问题不需大费周章,要寻找最简单的方法。”
在大师班上,马友友从不说负面之语,永远是“你拉得太好了!”
、“你试试看”
、“你一定能拉得更好”
、“太棒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