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最后,文化和创意元素尚待进一步融合。
文化的引入可以丰富品牌的内涵,体现品牌所代表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克服电影产业发展中的偶然性、盲目性和投机性,形成既有创意又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总之,在解决知识产权、资金问题的同时发挥法制环境规范的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市场导向机制,让扶持政策、文化建构与市场举措齐头并进,有助于民营电影创意产业整体统筹协调与良性发展。
(二)技术力量薄弱
电影《阿凡达》和《盗梦空间》的成功,标志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电影文化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而我国民营电影在技术专业化、关联程度及配置效率上都比较低,这成为制约民营电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桎梏。
在我国,最早的特技制作可以追溯到明星电影公司1928年推出的武打片《火烧红莲寺》。
该影片使用了停机再拍、倒放等技术手段,是中国电影创意产业的先驱。
1954年,中国电影实习团赴苏联学习电影技术,归国后所有人都留在了北影,并建立起自己的技术车间。
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电影技术不仅在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甚至高于日本的制作水平。
然而遗憾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由于对于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的考虑,中国的电影技术开始没落,直接影响了中国电影的文化创意发展。
[3]
如今,当外国电影借电影技术的应用而在电影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震惊世界,当新的电影制作技术随着计算机图像技术和3D、4D技术再次应用于中国电影,虽然政府和电影制作公司都意识到了技术对于电影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国内制作人员几乎是从零开始积累经验。
而电影制作技术在很多领域都是空白,前期与后期也存在着磨合的困难,这当然制约了中国电影在文化创意方面的发展,也成为中国电影技术发展上致命的瓶颈。
(三)对文化精粹的应用欠缺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资源值得电影工作者借鉴与改编。
两千多年前,庄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
中就拥有了《盗梦空间》中的理念,但是这样的精华却未被我们发现。
同时,蒙太奇的思维在中国早期的象思维和绘画理念中就早有蕴含,只不过没有被很好地继承、思考,没有被寻找到发展、创造和利用的路径,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中华民族的文明中,有很多的哲学观念、美学观念、传统艺术形式以及神化传说都可以作为电影创作的素材和理念来源。
应该重新估计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
从哲学上看,中国文化包含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注重整体功能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和谐观;美学上看,有“象文化”
等审美思维;在艺术形式上,有灯影、皮影、木偶戏、古典戏剧;神话传说中,则有饕餮、封神榜、八仙、盘古开天地等。
可以想见,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果被充分应用于电影创作,则对于中国电影文化的提升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升华,将电影发展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对于我国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将产生重要影响,文化、创意元素和文化财富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素材上的支撑,使电影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更为丰富的内容来源。
触类旁通、古为今用,可以激发现代人的美学品格,寻得更为多样化的文化与表达方式。
在中国民营电影发展过程中,古典文化精粹与电影的资源要素形成某种形式的结合,部分创作者从中获得新解,并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
如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中就有很多文化创意和设计思维的元素,具有文化内涵和创意想象。
例如马拉火车在中国历史上是早已有之的,还有铁血十八星旗、介错[4]以及艳阳楼[5]的文化典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