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象思维就是一种包含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三个境界的思维,强调比类取象,即把各种意象相似的事物联系到一起,这在电影创作中可以充分应用。
如把猪与彩陶联系到一起,这种思维对于电影文化创意挖掘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注重具有创意价值的意象制造,为衍生产品和衍生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意象上的素材。
此外,很多的古典艺术形式也对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中国古典舞、中国古代戏曲、中国画、中国古代杂耍等,都可以为当代电影创作带来灵感,促进中国电影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五)民营电影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商业运作能力
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运作能力,包括战略制定、品牌发展以及营销策划等方面。
在战略制定方面,民营电影企业管理者要对行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有足够的了解,并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进行细致分析。
如今民营电影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此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拥有商业运作和战略管理的智慧,发展电影文化创意产业就更是如此。
另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注意品牌的打造。
从《哈利·波特》的成功人们可以看到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性。
而品牌的发展又离不开营销策划,也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达到“造势”
的效果。
对电影及衍生产品和衍生业务进行整合营销,不无价值。
有些成功的商业影片,斥巨资举办首映式,地铁、公交站、商场和媒体上都可以见到它的宣传广告;有的则会举行多次新闻发布会,吊足观众的胃口。
显然,营销策划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国际化的传播策略和对明星的充分利用。
《哈利·波特》的成功告诉人们,明星对于整个电影产业链具有巨大价值,人们因为对哈利的喜爱进而喜欢关于他的一切物品,想要体验哈利所经历的情境和遭遇,于是相关衍生产品有了市场,主题公园就有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这充分证明影片中的角色、明星给观众带来的情感吸引是发展电影文化创意产业的必不可少的营销元素。
同时,在电影产业链的营销过程中要着意打造核心竞争力,也就是电影品牌给予观众的特殊吸引力。
在同质化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怎样做到独特、无法被模仿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民营电影企业也不例外。
因此,策划、运作独特的电影项目应当是别人没有想到的,也就是个性化而充满创意的,这样才能为本企业电影产业链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砝码。
民营电影公司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电影产业化的过程无法回避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
迫于资金、技术、战略视野等多方限制,很多民营电影公司无法向“大电影产业”
迈进,只能倾向于投资风险较低的商业大片和成本较小的娱乐片等,在产业链的扩展上与成熟的外国商业运作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民营电影公司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政府不仅要建立健全法制环境,在政策法律上对中国电影业进行刺激和保护,而且要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同时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上对民营电影企业有一定倾斜。
企业则要在自身的商业设计思维和运作能力上进行提高,构建整体性战略框架,实现电影产业网络的扩展,从核心竞争力及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进行提升,同时要在电影类型上拓展思路,走出一味投资商业大片或低成本娱乐片的泥淖,向更有产业化潜力类型的电影领域迈进。
[1]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辨》,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2]徐冬焱、刘飞茂:《弗洛伊德言论精选》,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98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