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5]《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改变学生的地理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且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是对学生地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方面的考查和锻炼。
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性别、地理学习基础等不同,会导致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最终影响学生地理学习质量。
案例2-9[16]“平面图的设计”
活动方案(节选)
[探究活动设计]
八个小组负责长度测量工作,用两种方法一起测量,前四组步测,后四组利用卷尺测量。
两个小组负责测定方向,可以同时使用手表法、日影法,最后借助指南针确定。
各组完成任务后,由各小组组长汇总探究结果。
在课堂上各小组交流、共享测量数据,然后再分组绘制校园平面图。
——测量长度与宽度
表2-3观测记录表(步测)
表2-4观测记录表(利用卷尺)
——测定方向
表2-5观测记录表
用指南针测定方向,这是最直接的方法。
此外,还有手表法、日影法。
(方法略)
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让他们说一说还有哪些测定方向的方法。
——绘制校园平面图
各组组长与其他组员共同绘制。
根据绘图纸的大小算出应选用的比例尺的大小,将学校四周围墙和主要地理事物按比例缩小后绘制出来,并正确地把指向标画在绘图纸上。
地理实践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
从实践活动的内容性质来看,主要包括地理观测类、野外考察类、调查研究类、教具制作类、宣传展览类、地理竞技活动等。
由于活动类型存在差异,学生对于每类实践活动的操作实施效果各不相同。
案例2-9设计的“平面图的设计”
活动中,教师首先将班级学生进行了分组与任务分工,然后让各小组完成校园地理事物长度与宽度的测量、方向的测定以及平面图的绘制。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智进行长度与宽度的测量和方向的测定。
可以说,“平面图的设计”
活动可以让地理教师同时关注到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小组群体的差异。
地理教师应把握每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及时鼓励学生发展优势,规避不足,以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成就动机。
综上所述,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观点。
开展活动——关注学生实践过程操作差异
实践活动作为地理课外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学生的实施操作表现也应引起地理教师的注意。
地理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可以设计一份有效的过程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把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真实表现记录下来,具体可以对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方法选择使用以及成果表达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以便实施分层教学。
对于同一个学生则提出分层目标,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建议,让学生步步推进来完成实践活动。
而对于以小组为单位的群体实践活动,则要充分了解组内人员的差异,做到各尽其长。
地理教师不仅要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展示自己的地理学习水平,还要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及时纠正与克服,帮助学生树立地理学习的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