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对巴斯德象限研究的支持和资助是近年来各国科技政策的重点。
在保护和支持大学教师开展基于好奇心的科学探索同时,政府有充分理由将研究资金向与解决公共安全、福利和环境等领域实际问题相关的基础研究项目倾斜。
中国1997年启动“973计划”
,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重点基础研究,便是如此。
教师在确定自己研究方向的时候,不妨对巴斯德象限的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如果说作为基础科学的自然科学由于不能直接为市场带来能改善我们生活的创新产品、发现疾病新疗法或解决社会问题新答案,不能直接为国家带来能立即提升竞争力的应用技术,隶属企业、政府及其他部门的研究机构不愿意、不适合承担自然科学研究任务,而大学是最适合承担这个任务的机构,那么,基于相似却更为充分的理由,大学比其他任何机构都更适合承担人文学研究任务。
虽然自然科学不能直接带来产品和应用技术,但由于人们对其应用前景深信不疑,以及由于自然科学的确定性和明晰性,其作为知识典范受到尊重,使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对自然科学研究资助有很大的积极性。
人文学的情况比自然科学差得多,它与自然科学一样不能直接带来创新产品和应用技术,甚至对此任何哪怕是未来的期待都不现实,而且,在这个科学主义时代,人文学知识由于不符合经验科学的基本标准而经常受到怀疑,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更严重的是,其价值经常被人贬低。
有见识的人当然不会贬低人文学知识的价值,但与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的巨额资助相比,对人文学研究的资助少得可怜,却是不争的事实。
重要而缺少经费的研究,哪一个机构能够承担?惟有大学。
大学人文学科教师由其教育工作获得薪酬,而人文学研究与其从事的教育工作又有密切联系,使他们成为人文学研究的主力军。
大学是人文知识分子最理想的寄居地。
在不易从校外获得研究经费的情况下,人文学科教师的学术研究应得到大学学术政策的支持。
将人文学科教师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甚至实用的社会科学(比如管理学)教师放在一起,用科研经费考核他们的研究工作,显然是不恰当的;对人文学科教师研究工作的评价,应以其代表性论文、著作为基础,以其在同行中的学术地位为主要标准;在校内学术资源分配中,应对从校外获得研究经费非常困难的人文学科雪中送炭,而不是再为那些研究经费已经多到不知如何花钱的学科锦上添花;学校的利益和荣誉应该向那些从事人文研究的教师们倾斜,因为其他学科教师在校外可能已经获得更多的利益和荣誉,而大学应该“赋予那些最致力于大学中心使命的人最崇高的荣誉和尊敬”
[5]。
二、应用研究与研究的商业化
虽然基础研究和人文研究是大学不可推卸的任务,甚至这些领域是大学最可能做出独特贡献的地方,但不能因此忽视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既然大学设置了很多应用性教育项目(像工程、医学、商学等),而且这些项目多在大学教育较高阶段(比如研究生教育阶段),离开应用研究,大学何以保证和提高这些教育项目的质量?工程教育需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像数学、力学等),也需要具有深入理解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没有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学院教师,自然也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一名优秀医生需要有深厚的生理学和化学基础知识,更需要有在诊断、处方和手术方面的能力,培养优秀医生,首先教师中要有优秀医生。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说:
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相信,只有当实用性教学和应用型研究与基础研究和一种只有在大学环境内存在的教学相结合时,专业学院的质量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6]
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查尔斯·维斯特表达了相似观点,他说: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必须改革,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以及他们未来的雇主服务,工程和管理方面的教育尤其如此。
有鉴于此,我们的教师和研究生务必介入现代企业问题及其环境。
这种参与不但催生新型的学术研究,而且将提高我们的课程水准。
[7]
应用研究对于大学的重要性还在于,大学很多研究工作是在外部资金的资助下开展的,它不能对资助者的要求置之不理。
企业感兴趣的是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它们主要资助应用型项目研究;尽管政府是大学基础研究和人文研究的主要资助者,但在民主社会,公共资金的使用受到公众意见的影响,而相比发现新知识带来的惊喜,公众更感兴趣的是改善生活的新产品、新技术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
所以,来自政府的大学研究经费,经常面临那些解决政府和公众直接关心的问题的项目的竞争,大学研究工作管理者和敏感的研究人员经常可以感受到政府对大学提供应用知识的期待的目光。
19世纪初,在洪堡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的时候,大学的研究直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并不是其理想的一部分。
美国赠地学院是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大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然而,大学依然坚守基础研究这块领地,应用研究成为大学的重要工作,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在后一方面,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做出了出色示范。
罗杰斯(WilliamBarters)在19世纪60年代创建MIT的时候,就不是要建立一所以教育和基础研究为中心的传统学院,他希望建立一所以科学为基础的多科技术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