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表4-1美、德、法、英、日、中六国大学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占全国的比例(%)
资料来源:胡建华.大学科学研究的性质、地位、作用之比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5):31-32.
注:以上数字都含从事技术开发人员和经费,若仅计研究人员和经费,大学所占比例要大很多。
二、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洪堡从教育角度提出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传统大学关注讲授现成知识,不重视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探索,洪堡为了大学教育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目标,强调研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洪堡显然无意将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升至与教育一样的水平,在他的理想中,大学科学研究甚至是依附于教育的。
然而,洪堡始料不及的是,大学科学研究不仅脱离了他确定的人文主义(自由教育)轨道,到20世纪,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独立职能,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和技术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加上“冷战”
和全球化带来的国家间激烈竞争,政府、企业和公众要求大学在知识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学顺应社会的要求,在科学研究方面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和其他资源,以致经常被学生和公众指责太过重视研究而忽视了本科教育。
1997年,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Drucher)说:“我认为在过去四十年中美国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失败。
未来对于教育的需求不在研究这方面,而在学习这方面。”
[18]美国联邦政府和州立机构也在敦促学校改变忽视教学的传统。
2007年,刚就任哈佛大学女校长的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GilpinFaust)呼吁改变“重科研,轻教学”
的传统风气,并支持一个由9名教授组成的小组就此提出建议。
[19]在我国,对大学所谓“重科研,轻教学”
的指责更是不绝于耳,甚至被指“破坏大学信仰”
。
一些知名教授以科研为主业,不愿给本科学生上课,教师们在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不足,影响了教育质量,经常激起学生的不满。
[20]鉴于此,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
。
我国大学存在的上述问题,与大学教师考核和职称晋升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
情况有关。
在职称晋升中,科研是“硬指标”
,教学是“软指标”
。
既然有这个导向,教师也就这样做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人提议对那些专心于教育工作的大学教师在职称晋升中给予特别照顾,个别学校付诸实践[21]。
在美国也有类似情况。
近20年来,美国公众对大学关注的重点目标由研究转向本科教育,甚至对公共资金用于支持大学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共识开始动摇,由于研究使本科阶段教育黯然失色,人们开始低估大学研究工作的价值。
教授作为教师-学者的内涵逐渐缩小,人们认为大多数大学教师应把他们的角色主要局限于教师。
[22]不过,这些看法是有争议的。
纽曼说得很对,“如果大学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和哲学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学应该拥有学生”
。
[23]但他同时代的人文主义者马克·帕蒂森(MarkPattison)的观点同样值得关注,后者认为,如果不在大学的围墙内开展独立的研究工作,或者如果连拓展知识界限的尝试都没有,那么大学就是死水一潭。
他对纽曼“不具备科学方法和科学特质方面的真正的意识”
[24]的批评也是恰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