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话题或任务,并结合“自主学习”
中生成的新问题或疑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去讨论学习。
教师要巡视、指导并参与学习小组的讨论学习。
对重点内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要精心研读,提出自己的理解。
小组长做好合作探究学习结果的记录,推荐出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探究、体验的成果和发言人,为下一个环节“展示交流”
做准备。
“合作探究”
环节最易流于形式,要求各小组在讨论的时候,要有矛盾冲突,要有集体加工。
4.展示交流
小组讨论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分配任务给各小组,接到任务的小组积极做好准备,由学习组长指定组内一名组员进行展示(主要由B、C层次学生展示)。
小组展示过程的要求是:全面、完整,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黑板展示要整洁、规范。
没有展示任务的小组,则根据课堂情况自主学习,如进行组内小展示,认真倾听,准备点评,如果某一小组无法完成展示任务,则主动进行补充展示等。
展示后的点评工作主要由A层次学生负责完成。
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判定,然后讲解其展示的思路,同步做出总结和补充。
5.精讲点拨
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确定“讲”
与“不讲”
的黄金分割点,以及时进行点拨。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能学会的,都不需要讲。
所谓的“讲”
,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效点拨,相机指导。
6.整理学案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框架、规律、方法,总结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寻找解题的规律、技巧和方法,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图的形式把握重要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并将上述内容写在导学案的“整理学案”
栏内。
7.达标检测
根据“导学案”
的设计,针对教学内容,当堂进行巩固训练或达标检测或拓展提高,以达到巩固、总结、检测所学内容的目的。
检测后当堂并由学生互批互改,或者教师边讲评边批改,做到“堂堂清、人人清”
。
达标检测题目的设置要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
教师或小组长现场批阅学生练习,收集反馈信息,当堂矫正补救。
以上七个环节既密切联系又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流程,将“学”
与“教”
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其中“学”
是最基本的。
教学中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等不同情况,对教学环节进行取舍。
(吴宪林:江西省上饶县教研室主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