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三 学校教研组及其制度(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3]

下面是福建某市某重点中学集体备课的基本情况:

频率:学校要求,每个星期必须集体备课一次。

内容:下个星期要讲的课。

比如初中物理每周两节,那么每周的集体备课便要将下周要进行的两节课的备课任务完成。

具体方式:比较常见的:由一位教师主讲,针对这一课的目标,说明基本思路,重点、难点等,并且具体设计如何引入、如何讲解、举什么例子、提什么问题、做什么课堂练习、留什么家庭作业,等等。

然后大家讨论,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

当然在细节上差别很大。

结果:根据讨论结果,形成和确定一个基本教案。

每位教师会根据自己学生情况加以调整,但大的思路和教案的大致框架通常基本一致。

2.教案春秋

近年来,对于教案的批评十分尖锐,确实事出有因。

教师教学依照教案,于是,各个出版社看准商机,市面上各种教案琳琅满目,名称各异:教师指导用书、教学设计,都是按照学科和年级编写,而且内容极尽详细。

陈述的要点、需要的实例、提问的内容、作业的要求,应有尽有。

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足够懒”

,的确可以自己不备课,拿来一本这样的书,足够应付教学。

这话说的是实情,不过,这样“足够懒”

的教师永远是少数,道理也简单,虽然“极尽详细”

,若非按照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以调整,其实并不好用。

不要小看“教案”

这个东西,它可是历史悠久,身份尊贵,几乎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同庚,而且曾经堂而皇之地在国家级的教育刊物上广而告之,由学术地位显赫的出版社编辑出版。

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正是科举将废学校始兴之时,当时师范毕业生凤毛麟角,为使教师教学有所凭借,商务印书馆编写了与教科书配套的《最新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教授法》。

“皆按三段教授法次序,加入练习、问答、联字、造句等,编辑教授法。”

[4]这大约是中国基础教育最早的教案了。

民国时期首屈一指的《教育杂志》在第一年第一期《教育杂志简章》便刊登了《悬赏征集教案简章》,称“本社为读者诸君研究教法,交换智识起见,特悬赏征集教授案,每月一次,于修身、读本、作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等门中,择一门命题。”

[5]

1909年,《教育杂志》第2期在封底登载了“第一期悬赏征集教授案”

的广告。

到了1916年,《教育杂志》第八卷十二号广告称:《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教案》由“江苏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教员新编”

,为“教员必备”

1917年《教育杂志》第九卷第一号广告“共和国教科书又有新编教案出版”

,称“近复由江苏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全体教员,按最新式最完备之教学法,逐课编成新国文教案全部,教师手此一编,不特教科书之精神全然明显,即教学法之进步,亦可不劳而获,从未出现之善本,另有样书,函索即寄。”

似乎不可思议,以商务出版社之尊,竟然鼓吹“不劳而获”

,今日读来,颇有喜剧效果。

清末民初的教案盛行,可以解释为彼时新旧教育交替,教师需要这种书籍帮助才能完成教学任务。

时过境迁,中国教育早已今非昔比,教案却并未成为明日黄花,理由并不那么简单。

其实,无论出版社如何兜揽,教师们心知肚明,就算是最优秀教师所编写的教案,也只有参考价值,无他,彼课堂非此课堂,彼学生非此学生。

真正行之有效的教案,只能产生于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准,下苦功夫才能形成,“不劳而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是个么得感情的杀手掌珠令斗破之元素封神被抛弃的首领领到分配的顶流老公后热搜爆了一拳歼星从长生苟到飞升彪悍农女路子野在霍格沃茨淡定地喝红茶古代养娃日常封神之逍遥不二仙神话三国领主开局签到送封号斗罗穿越诸天,开局救下司理理全金属王座一出场就无敌的主角诸天演道炮灰女的另类修仙隐婚成神从种田开始从斗罗世界开始签到只要我死遁够快师兄他会读心我要做球王沙雕攻在虐文世界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