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中提出的,在儿童兴趣的驱使下重复“练习—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再练习”
[3],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培养儿童的自我纠错能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蒙台梭利教育中的一些教具的使用,帮助儿童挖掘自己的自我纠错能力。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案例】粉红塔
图1-9粉红塔
粉红塔是十块一组的粉红色木制立方体,每块在长、宽、高三个维度上递增1厘米,由于其操作时可以搭成塔状而得名(图1-9)。
粉红塔的操作可以发展儿童通过视觉辨别三维空间变化的能力和肌肉的协调能力;提高儿童通过观察几何体的边、面以及体积的变化规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做准备;粉红塔在各个面尺寸上的递增、递减关系,也利于帮助儿童区别大小和形成数的概念。
如果儿童把小的放在下面,大的放在上面,塔就会不稳,甚至倒掉,这就会提醒儿童“自己错了”
,从而重新思考该如何搭建。
【案例】圆柱体
图1-10圆柱体
这是四个一组的长方体木条,放在光滑的木板上,每个木条上面有10个圆孔,每个木孔中嵌入1个圆柱体,圆柱体上都有1个小的球形手柄,以便拿取(图1-10)。
每个木条上的圆柱体在直径或高度(或直径与高度)上都有所变化,每个相差0.5厘米。
通过观察圆柱体的尺寸大小,学习辨别粗细、大小、高低、深浅,以及“小、较小、最小”
等词汇,培养孩子的观察力;通过操作,掌握圆柱体递增、递减的规律,培养孩子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数学以及书写做准备,因为在“工作”
中有使用特定手指操作的要求,锻炼了儿童写字用的手指的肌肉。
在操作的过程中,儿童若把一个圆柱体放入一个比它小的孔时,则放不进;如果放入一个比它大的孔中,最终至少会留下一个圆柱体放不进某个孔。
儿童会在不断尝试中发现并纠正错误。
作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我们也可以在理解蒙台梭利教具的自我纠错性之后,模仿着自制一些这样的教具。
参考文献
1.陈琴.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4(6)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
3.黎安林.对幼儿园科学教育中“探究式学习”
问题的探讨[J].学前教育研究,2004(3)
4.刘焱,潘月娟,孙红芬.中国大陆近二十年来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历程回顾与现状分析[M]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6.朱家雄,张婕.“纪录”
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J].幼儿教育,2005(6)
7.[美]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9.[英]PaulEr.数学教育哲学[M].齐建华,张松枝,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9.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4.
[3]张莅颖.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实践[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6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