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相信这种情况,许多人也会深有感触。
这是题外话,点到为止。
这里我们重点聊聊职场中的“能量守恒”
或“能量零和”
现象。
重点在于,职场中的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是自然匹配的结果,而是一种零和博弈的产物:对方的傻,是由你的聪明造成的;对方的懒,是由你的勤快惯出来的。
反之亦然。
所以,“能量零和”
现象的另一层解释就是:在一个固定的空间中,有人变聪明,就一定有人变傻;有人变勤快,就一定有人变懒。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既然职场也符合这个规律,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聪明或都傻,那么,让谁聪明才是更好的选择呢?
是上司,还是下属?是高管,还是普通员工?
相信聪明如你,此时一定脱口而出了:当然是后者!
没错,是这样。
职场中真正应该聪明能干的,绝不应该是上司,而是下属。
绝不应该是精英,而是普通人。
只有这样,团队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才是最强的。
遗憾的是,现实总是那么骨感,那么讽刺。
在绝大多数职场中,往往最聪明、最能干、最勤快的那批人,是上司,是高管;而下属和基层员工,则是那些最愚笨、最窝囊、最懒惰的人。
这样的团队,会有什么样的效率表现,不用我说你也猜得出来。
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越是上司,越是领导,便越容易掉进一个陷阱,亦即“聪明陷阱”
或者叫“牛掰陷阱”
。
他们往往认为,既然是上司,是精英,就必须拿出与自身地位相匹配的素质和表现来,否则就是有辱身份。
换言之,上司和领导必须聪明,必须牛掰。
这才有面子,像一个上司和领导的样。
殊不知这种想法蠢不可及,往往会把上司们置于极其被动、极其尴尬的境地。
讽刺的是,一方面,他们无视“能量守恒”
或“能量零和”
规律,一味地追求让自己显得更加精明强干,处处要比下属强这样一种客观结果;可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对下属的无能表现极为光火,不但不停地埋怨、训斥,甚至号称自己为让下属聪明起来耗尽了心力。
没错,他们也许确实费心费力地做了让下属聪明起来的努力,可治标不治本。
只要他们继续垄断聪明的权利以及牛掰的荣誉,而不愿把这些权利与荣誉让渡给自己的下属,那么他们的下属便很难真正聪明起来。
所以,根据“能量守恒”
或“能量零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