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好家伙,居然对皇上都敢出言不逊,天底下还能容得下你吗?你胆子也忒大了,难不成连咱俩谁是主子,谁是奴才都分不清?不明白这点常识,你还在朝廷里混什么混?
看见了吧?这就是逆耳忠言的结果!
你能说乾隆是昏君?那你显然没读过历史,对彪炳史册的“康乾盛世”
毫无概念。
可即便乾隆爷是千年不遇的明君,他也首先是一个人。
是人就有人性,就喜欢听好听的。
刘罗锅不明白这一点,被“逆耳忠言”
的谬论彻底洗了脑,所以落得这般田地也算自作自受。
如果大家有好记性,相信还能记起《宰相刘罗锅》里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朝廷重臣和珅。
这位和大人可不得了,此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比刘罗锅还要更胜一筹,凭借着与生俱来的狡诈、灵活与贪婪在朝政中如鱼得水,过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所欲为、嚣张跋扈,富可敌国、锦衣玉食的日子。
诚然,和珅是个大奸臣,其职业生涯可以用“作恶多端、祸国殃民”
来形容。
可就是这样一个大恶人,却能得到皇帝的倚重,一生不离左右,一定有其内在的逻辑合理性。
正如我在前面所说,乾隆皇帝不是一个昏君,而是一位史上罕见的明君,与其祖父康熙帝一起缔造了流芳百世的“康乾盛世”
。
这样一位贤明的老板,是不可能看不出来自己手下最得力的人到底是个什么货色的。
退一万步讲,就算一天两天看不出来,十年八年还能看不出来吗?显然,这种假设是完全不成立的。
但是,为什么对和珅的本质心知肚明,乾隆帝还要固执己见,对其一味地重用呢?
相信原因会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一定还是那两个字:虚荣。
没错,正如我在前面所言,即便是个普通人,只要他是人,有着正常的人性需求,就不可能对“好听的话”
无动于衷。
更何况是一朝之君。
即便贤明如乾隆,也逃不过这条最基本的人性规律。
而和珅显然对此心知肚明,深谙其中的奥秘。
因此,他以如簧巧舌和甜言蜜语为武器,轻而易举地满足了老板的需求,甚至让老板对其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这一点,在刘罗锅出现后变得更为鲜明。
正因为刘罗锅的嘴臭,让皇帝很没面子,所以和珅的嘴甜在皇帝心中就越发显得格外难得、格外重要,让他越发离不开。
这恰恰是刘罗锅的悲剧——他越是想通过自己的铮铮铁骨和苦口良言稀释中和,甚至彻底消除毒害皇帝头脑的甜言蜜语的负面影响,皇帝就会越发与他的言行保持距离,并进一步投向甜言蜜语的怀抱。
也就是说,刘罗锅对所谓“苦口良言”
的近乎迷信的执着,恰恰帮了和珅的大忙,让皇帝越发疏远刘罗锅,同时越发亲近和珅。
从这个意义上讲,刘罗锅等于自己打败了自己,而和珅则称得上是不战而胜。
当然,乾隆没有昏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到底意味着什么应该心知肚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