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节良药何须苦口,忠臣何必“口臭”
banner"
>
陷阱2:越是难听的话,越是为对方好。
职场沟通中还有一种陷阱,叫作“想当然”
。
而“良药苦口”
的逻辑,就是一个典型的“想当然陷阱”
。
良药为什么一定是苦的?把它做成甜的(比如包上一层糖衣)不行吗?有枪毙的罪过吗?
这实在是太荒谬了。
这种思维模式就像得了强迫症一样,毫无内在的逻辑性。
而且,尽管表面看上去似乎文质彬彬,可究其内里,却能感到明显的粗暴和无礼。
按照这种说法,人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口出不逊,然后还能装出一副伪善的表情,假惺惺地告诉你:“这是为你好,你可不要有抵触情绪哟!”
去他的“为你好”
!
自己想过嘴瘾,还要堵住别人的嘴,硬要做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态,实在是矫情至极,虚伪之至。
所以,这样的虚伪与粗暴,这样的自私与矫情,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互动中是行不通的,是不可能真正服人的,绝无可能修成正果。
与“良药苦口”
一样,“逆耳忠言”
也是我非常讨厌的一个词。
忠臣为什么必须“嘴臭”
?忠臣就不能嘴甜吗?嘴甜的忠臣必须是那种拉出去毙了都不冤的伪君子吗?
显然,这又是一种既荒谬又粗野的强迫症式思维。
以这样的思维和你的上司沟通,估计你长十个脑袋都不够用,更别提让对方把你的逆耳忠言听进去了。
想必大家都看过经典连续剧《宰相刘罗锅》,对剧中的主人公——一位颇具几分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有着深刻印象。
事实上,刘罗锅就是因为太喜欢说逆耳忠言,所以差点脑袋搬家。
好在当朝皇上乾隆帝算是个明君,才让他保住一条小命。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刘罗锅最后的命运依然是被贬为庶民,从朝廷重臣回归到平民百姓的角色。
乾隆帝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颇为耐人寻味:君是君来,臣是臣。
意思就是说:我对你没别的意见,就是嫌你嘴太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