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此外,手抄谭献的《董子定本》藏于浙江图书馆,手抄张宗祥《董子改编》藏于杭州图书馆,也可备参考。
《春秋繁露》的传世各本,均明显经过后人改动,不是董仲舒著作的原貌。
但它作为流传不多的董仲舒著作,大体上仍可反映董仲舒的思想与学术。
这部书犹如汉代今文经学的百科全书,它对当时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试图从理论上加以解释和概括。
因此,认真研究《春秋繁露》不仅对于理解董仲舒的思想,而且对于研究汉代学术史乃至整个儒学发展史都是极为重要的。
然而,关于《春秋繁露》的研究,除了清代学者做了一些初步工作外,则向来不够充分,甚至对此书名称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汉书·艺文志》没有著录此书,而在董仲舒传中也只说《繁露》是与《闻举》、《玉杯》、《竹林》等并列的说《春秋》事得失的一个篇名。
至于为什么取名“繁露”
,向来也有不同说法。
有人引《逸周书》王会解天子南面玄绝无繁露,以为“繁露,冕之所垂也”
。
或引《博物志》“缀玉而下垂,如繁露也”
。
其实,这些都是将“繁露”
作为具象,而无法说明董仲舒使用时的含义。
贾公彦在《周礼·大司乐》的疏中说:“前汉董仲舒作《春秋繁露》。
繁,多;露,润。
为《春秋》作义,润益处多。”
而《玉海》则说:“董仲舒《春秋繁露》以属辞比事,有连贯之象焉。”
这两种意见不知是否更接近董仲舒的本来意义。
关于董仲舒的其他相关资料,还散见于《汉书》的《五行志》、《艺文志》、《食货志》和《匈奴传》等篇中。
这些资料大部分由后人辑入《董子文集》。
另,清人黄奭辑有《董仲舒文》二卷。
所有这些,都是研究董仲舒的重要资料。
[1]《汉书·董仲舒传》。
[2]《汉书·董仲舒传》。
[3]《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4]《汉书·董仲舒传》。
[5]参见马勇:《汉代春秋学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6]《后汉书·皇后纪》。
[7]《后汉书·应劭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