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八春秋之义(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八、《春秋》之义

banner"

>

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到,董仲舒的致思倾向,每每以“《春秋》之义”

为依归,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春秋》之义到底是什么,它的内涵与外延究竟有哪些?

就本质而言,我们已经说过《春秋》是一部不太像样子的历史书,但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却往往被视为哲理书。

这是《春秋》的特殊价值所在,也是董仲舒以及其他一些人之所以着意发挥《春秋》微言大义的奥妙所在。

董仲舒赞成子夏的所谓“有国家者不可不学《春秋》”

的说法,认为“不学《春秋》则无以见前后旁侧之危,则不知国之大柄,君之所重也。

故或协穷失国擒杀于位一朝而至尔。

苟能述《春秋》之法,致行其道,岂徒除祸哉!

乃尧舜之德也。”

[1]鉴于此,董仲舒读《春秋》从来不在明了所记事实,而在理解其“所以然之故”

他说:“《春秋》记天下之得失,而见其所以然之故,甚幽而明,无传而著,不可不察也。”

[2]不惟董仲舒如此,历代学者,特别是那些以改革时弊为己任的忧国忧民之士,他们往往从阐说《春秋》微言大义开始,宣传自己对宇宙、社会、人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看法。

不管他们阐说的具体内容有多么大的差异,据说他们所依据的都是《春秋》之义。

然而,对于《春秋》之义,人们几乎从来没有进行过历史考察而信以为真。

其实,假如我们不带任何门户之见或先入为主的观念去揣摩那一万余字的《春秋》,我们一定会感到《春秋》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寓有无穷的道理。

不错,不管《春秋》是由孔子手定,还是代有增删的集体之作,它都不能不表达创作者的某些主观意图和价值倾向。

而且,据说《春秋》作者知道之不行,乃从事著述,然又慑于所处政治环境的压力,有许多话不能痛快淋漓地表述,只好隐约其辞,寓褒贬于字里行间。

从《春秋》所记载的二百余年的历史事实分析,确实有详有略,有的地方秉笔直书,进行尖刻而犀利的揭露;而有的地方隐晦难读,似乎作者有某种无可名状的难言之苦。

特别是《春秋》,虽然“文约而法明”

,但由于“《春秋》之用辞,已明者去之,未明者著之。”

[3]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间隔,不禁使读者感到文不通,句不顺,但又总不愿怀疑像《春秋》这样的名著,会是一种“拆烂污”

的东西,因而甚至相信,可能正是这种文不通、句不顺,才是《春秋》最为高明的地方,可能其中正好蘊含着《春秋》的义法和作书原则。

不过,问題仍不在这里。

问題在于,《春秋》的本义是什么,历代学者所归纳、概括、弘扬的《春秋》之义又是什么,它们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

又有人说,一切历史都可以归结为思想史。

确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学是一门主观性最強的学问。

真正的历史思考,必须充分考虑到思考者自身的历史性。

只有这样,才能在对象中看到自己也是其组成部分,从而真正理解对象又理解自身。

因此,真正的历史对象就是历史思考者与思考对象二者的统一。

在这里既有历史的现实性又有理解的现实性。

然而,在通常的历史研究中,人们每每忽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将认识对象主体化。

其实,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个人都是建立在一种普遍联系的环节上,他可以不受个别人思想的影响,却不能不受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产、生活状况的制约,这些制约积淀到他的思想中,经过加工与消化,又必然是有意或无意地施之于他的研究对象——客体上。

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历史真相是一回事,所谓历史上人们对历史真相的认识又是另外一回事。

《春秋》本身并没有暗示我们所谓《春秋》之义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越我是小锦鲤学霸型科技大佬神秘之劫沙雕魂师的万界之旅[综英美]女主今天逆天改命了么娇软美人在年代文里被甜宠了重生八零暴发户式恋爱新婚一百天:猎杀薄情首席都市最强天师从废墟崛起出名太快怎么办明朝败家子我在柯学世界当五人组幼驯染在各个世界当爸爸[快穿]清穿七福晋天师神医我要做皇帝我妻世界潇洒系男神超神道术凤临之妖王滚下榻木叶之光救世等于死一死养成一个大唐大明:我爹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