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基于上述需要,董仲舒借助流传已久的三统说,以解释《春秋》笔法、义理为手段,重建了古史帝王系统。
三统指夏、商、周三代的正朔。
“正”
指一岁之首,即农历正月。
“朔”
指一月之始,即初一日。
依据古来传说,正朔有黑、白、赤三统,如夏朝为黑统,以寅月(即农历正月)为正月,以平旦(天刚亮时)为朔;商朝为白统,以丑月(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以鸡鸣为朔;周朝为赤统,以子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月,以夜半为朔。
新王受命,必须依黑、白、赤三统依次循环的顺序“改正朔、易服色”
,以顺天意,以合乎“天之道终而复始”
的规律,表明王者受命于天各统一正,以明乎“天统”
之义。
对于改正朔的真实意义,董仲舒在解释《春秋》“王正月”
时的一段话有较为明确的说明。
他指出:“王者必受命而后王。
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仁(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
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
简言之,是为易姓换代寻求神学上的依据。
董仲舒三统说的政治目的是极其显明的,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在他的著作中反复论证的不是汉代统治的合法与否,而是借《春秋》以推衍古史帝王系统,现实政治在他的著作中仅仅成为一种暗示。
不过,汉代人并没忘记他的功绩,东汉时成书的《白虎通议》便将董仲舒三统说的底蕴予以明白地揭示。
《白虎通》说:“五者受命必改正朔何?明易姓,示不相袭也。
明受之于天,不受于人。
所以变易民心,革其耳目以助化耳。”
这也正是上述统一信仰和论证汉代帝王统治合法性的需要。
“奉天而法古”
的旗帜下依然包藏着对现实的密切关注。
[1]《春秋繁露·楚庄王》。
[2]《汉书·董仲舒传》。
[3]《春秋繁露·楚庄王》。
[4]《春秋繁露·楚庄王》。
[5]《春秋公羊传解诂》隐公元年。
[6]徐哲东:《公羊榷论·三世》:
[7]《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