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汉代中央政权的人才结构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逐步地由以“布衣将相”
为主体向以文人学士、“技术官僚”
为主体的缓慢转变。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受齐鲁文化影响的文人学士曾经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汉武即位之初,“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
隆重恭迎德高望重的鲁学大师申公以为国策顾问。
[9]这一重大的政治举措之所以出现,除了当时拥有中央大权的窦婴、田蚡“俱好儒术”
外,[10]显然也应与曾在齐鲁之地受过儒家学说系统训练的申公弟子代人赵绾、兰陵人王臧得武帝信任不无关系。
按理说,当此时有汉武帝的全力支持,鲁学极有可能取黄老之学而代之,独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至尊地位。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拥有政治上最终裁决权的窦太后,虽然容许锐意进取、年轻有为的汉武帝从事改革,但在她尚未瞑目之时,她无法容忍从根本上反对她毕生坚信不渝的黄老学说。
于是,当鲁学即将取黄老之学而代之的关键时刻,窦太后运用政治手段轻轻一击,便使呈上升趋势的鲁学几乎全线崩溃,全军覆没。
申公引退,绾、臧被杀。
鲁学依然回到在野的地位。
六年后,窦太后死,制约汉武帝行为的政治因素已不复存在。
于是,武帝下令重新选拔文学贤良,重新萌发以儒学取黄老而代之的决心。
无奈鲁学在六年前损失惨重,已不复担此重任。
由此,齐学代表公孙弘却以机缘巧合,“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平津侯”
。
[11]以此为契机,齐学在中央政权中的势力逐步膨胀,于是乎,齐学的主体《公羊》学上升为统治学说便顺理成章,由理想变为现实。
[1]《汉书·艺文志》。
[2]有意者可参见马勇:《汉代春秋学研究》的有关章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
[3]程廷祚:《诗论》十三。
[4]《汉书·懦林传》。
[5]《史记·孔子世家》。
[6]《史记·儒林传》。
[7]皮锡瑞:《经学历史》第106页,中华书局1959年。
[8]《汉书·武帝纪》。
[9]《汉书·武帝纪》。
[10]《汉书·窦婴田蚡传》。
[11]《史记·懦林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