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著名的鲁《诗》大家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高祖于鲁南宫”
就是显例。
因此,我们相信,“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
[4]至于在民间,特别是儒学的故乡齐鲁地区,儒生依然相当活跃,儒学仍然得以流传。
反观秦王朝的焚书坑儒政策,其本身并不彻底。
焚书令规定:“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5]显然,博士官不在禁止之列,他们仍可藏有《诗》、《书》、百家语。
因此,汉兴以后,“《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
[6]凡此种种,足证秦王朝焚书坑儒的文化高压政策并未使儒家学说尽绝。
这一点,近人梁启超已有所揭示,他指出:“始皇焚坑之虐,后人以为敌孔教,实非然也;始皇所焚者,不过民间之书,百家之语;所坑者不过咸阳诸生、侯生、卢生等四百余人,未尝与儒教全体为仇也。
岂惟不仇,且自私而自尊之。
其焚书之令云: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非禁民之学也,禁其于国立学校之外有所私业而已。
所谓吏者何?则博士是也。
秦承魏制,置博士官,伏生、叔孙通、张苍,史皆称其‘故秦博士’。
盖始皇一天下,用李斯之策,固已知辨上下定民志之道,莫善于儒教矣。
然则学术统一,与政治统一,同在一时,秦皇亦儒教之第二功臣也。”
[7]
事实也正是如此。
早在刘邦南征北战、“平定四海”
之际,“陆贾时时前说称《诗》、《书》。”
[8]陆贾出使南越,也不外用儒家的仁义礼信之类规劝南越王北面称臣。
叔孙通制礼作乐,以博刘邦的欢心,其“儒者难与进取,可以守成”
的理论也得到刘邦的默许。
[9]于此不难想见,儒学在汉初政治生活中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说,儒家学说在汉初不仅影响着最高统治者的决策,而且也像黄老学说那样,影响着一些中级官吏甚至皇室成员。
“梁怀王揖,文帝少子也,好《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
[10]贾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
[11]看来,儒家学说在汉初还是受到普遍欢迎的。
儒家学说在汉初受到普遍的欢迎,得以自由发展,并逐步重新形成一个有影响的学术集团和政治势力。
儒学自身的膨胀与扩张,为它上升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现实的可能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