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徵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辩,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
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
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
’其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
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徵状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智,每犯颜进谏,虽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
尝密荐中书侍郎杜正伦及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材。
徵卒后,正伦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诛,太宗始疑徵阿党。
徵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
先许以衡山公主降其长子叔玉,于是手诏停婚,顾其家渐衰矣。
徵四子,叔琬、叔璘、叔瑜。
叔玉袭爵国公,官至光禄少卿;叔瑜至潞州刺史,叔璘礼部侍郎,则天时为酷吏所杀。
神龙初,继封叔玉子膺为郑国公。
叔瑜子华,开元初太子右庶子。
史臣曰:臣尝读汉史《刘更生传》,见其上书论王氏擅权,恐移运祚,汉成不悟,更生徘徊伊郁,极言而不顾祸患,何匡益忠尽也如此!
当更生时,谏者甚多。
如谷永、杨兴之上言,图为奸利,与贼臣为乡导,梅福、王吉之言,虽近古道,未切事情。
则纳谏任贤,讵宜容易!
臣尝阅《魏公故事》,与文皇讨论政术,往复应对,凡数十万言。
其匡过弼违,能近取譬,博约连类,皆前代诤臣之不至者。
其实根于道义,发为律度,身正而心劲,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幸,中不侈亲族,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
所载章疏四篇,可为万代王者法。
虽汉之刘向、魏之徐邈、晋之山涛、宋之谢朏,才则才矣,比文贞之雅道,不有遗行乎?前代诤臣,一人而已。
赞曰:智者不谏,谏或不智。
智者尽言,国家之利。
郑公达节,才周经济。
太宗用之,子孙长世。
旧唐书
○虞世南李百药(子安期)褚亮(刘孝孙李玄道李守素附)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隋内史侍郎世基弟也。
祖检,梁始兴王谘议;父荔,陈太子中庶子,俱有重名。
叔父寄,陈中书侍郎,无子,以世南继后,故字曰伯施。
世南性沈静寡欲,笃志勤学,少与兄世基受学于吴郡顾野王,经十余年,精思不倦,或累旬不盥栉。
善属文,常祖述徐陵,陵亦言世南得己之意。
又同郡沙门智永,善王羲之书,世南师焉,妙得其体,由是声名籍甚。
天嘉中,荔卒,世南尚幼,哀毁殆不胜丧。
陈文帝知其二子博学,每遣中使至其家将护之。
及服阕,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