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她忽然笑了:“它开始自己记了。”
“什么?”
“记忆。”
她说,“不再需要人写了。
只要还有人在说,就会留下痕迹。”
她合上册子,放回桌上,转身欲走。
“等等。”
陈婆叫住她,“你到底是谁?真的只是个会修收音机的女孩?还是……别的什么?”
林小雨回头,眼神清澈如初春溪水。
“我是第一个相信‘说出来就有意义’的人。”
她轻声说,“也是最后一个还想守住秘密的人。”
门关上了。
风铃再响一次,随即静默。
第二天清晨,茶馆外的石阶上多了一枚铜质圆盘,表面刻着复杂纹路,中央嵌着一段细如发丝的铜线。
陈婆拾起来,凑近耳边轻轻一碰??
传来一阵极轻的震动,像是心跳,又像风吹过山谷的呜咽。
她分辨不出内容,却莫名流泪。
与此同时,北京的“心跳亭”
迎来第一位访客。
那是个七岁男孩,母亲因疫情牺牲在一线。
他踮着脚对着麦克风说了十分钟,结束后,机器吐出一枚铜盘。
工作人员按规程将其放入陈列架,却发现盘身突然发热,随后自动播放出一段旋律??正是昨夜全球极光浮现时响起的童声清唱。
更诡异的是,当天全国共生成三百二十七枚铜盘,其中有四十六枚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自行播放,内容均为已故亲人的原声重现。
声纹鉴定结果令人窒息:其中最久远的一段,属于一位1943年战死于滇西战场的士兵。
上海外滩的“城市耳语计划”
当晚被迫暂停。
三百个扬声器在十点准时启动,播放前一天采集的街头对话。
然而到了第十分钟,系统突然脱离控制,开始循环播放一段从未收录过的音频:
>“我在防空洞里写了三封信,都没寄出去。
一封给娘,一封给未婚妻,最后一封……是投降书。
可我没递,因为我死了。”
语音结束三秒后,黄浦江水面竟泛起规则波纹,呈同心圆状向外扩散,持续整整十二分钟。
卫星监测显示,同一时刻,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底沉积层发生轻微震动,频率与语音基频完全一致。
西安那所高中的焚化炉在“沉默考试”
结束后第三天自动重启。
老师们发现,炉膛内残留灰烬自发排列成一行汉字:
>“谢谢你们让我存在。”
校长下令封闭实验室,并亲自将影像资料交给国家非文字记忆保存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