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七 言意之辨 玄学清谈及玄理探求(第9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但是他每次听卫玠谈玄论道,听到高妙之处,“辄绝倒于座”

有一次,“前后三闻,为之三倒”

当时的人就说:“卫君谈道,平子绝倒。”

第二则见于《世说新语·赏誉》,有与第一则故事有相互补充的作用。

故事说王敦为大将军,镇守豫章,卫玠避乱,从洛阳投奔王敦,宾主相见甚欢,对谈终日。

王敦感慨地对手下的长史谢鲲说:“真没想到在永嘉期间,竟然得以听闻正始期间才有的绝妙玄理!我弟弟阿平如果在座的话,肯定又要为卫玠的风采而绝倒了。”

我们知道,卫玠是当时鼎鼎大名的美男子,他的谈玄之所以令人绝倒,除了理义精妙之外,更在于他本人风神俊美,切合于时人对谈玄者个性气度的期望,所以才比较容易引慕招誉。

与静室清谈不同,山水畅情是魏晋中人偏于动态悟道的另一种方式。

这种借助游山览水来摆脱俗累、体悟玄心的方式,在正始名士那里已见端倪。

竹林名士嵇康在《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组诗中写道:“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嵇康在这里所表达的,是将庄子理想的“坐忘”

精神境界,变成一种悠游与容的生活方式。

待到石崇所生活的时代,在“金谷之会”

等文人雅集活动中,士人们山水游赏,赋诗酬和,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玄理体验。

所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

在那样一个个体生命意识普遍觉醒的时代,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敏感的知识分子们面对永恒之自然,感伤于生命之不永。

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以本生的欢快心情去对待山水,感验自然适情的意趣,而是借山水之美景来排遣、消释自心的郁结。

同时,也在游山观水的审美体验中,察悟玄妙的生命真谛,参解老庄的禅机。

文化史上著名的“兰亭集会”

,便是时贤以山水畅情悟道的典型反映。

其时,包括王羲之在内的一批文人雅士,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春日,列坐于会稽清流旁,“曲水流觞”

,饮美酒,赏山色,并赋诗写序以抒发怀抱,其行为以及文字所体现出的,无不是与道冥合的恰畅玄思。

迨至南朝士人,仍不坠其绪踪。

陶弘景隐居山中,日日参合山间美景,曾写诗寄齐高帝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其中自然与玄理的融契,全凭山水意象得以显现。

总结而言,由清谈玄理到山水畅情,确是魏晋士人的一种生存方式。

在学理层次讲,则显然是对汉代儒生皓首穷经于文字的琐碎考辨,以及专注于微言大义的政治教化学风的反动,是玄学务虚明理作风的张扬。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因为此时士人好凭虚悟玄而脱离于实际的政教事务,喜欢放浪山水而疏于学理体系的建设发展,后来当佛教的影响逐渐扩大之时,玄学最终退出历史文化舞台,也是很自然的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重生在夫君登基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七零之彪悍娘亲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末日:小姐姐没了我怎么活重生八零前程似锦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小良药斗罗之开局签到祖龙武魂末世:全球领主乾元劫主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纳米崛起酒店供应商姑娘她戏多嘴甜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干赢那个赘婿文男主异度高校[无限]悠闲修道人生我的魔王老婆超宠我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太古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