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三 道法自然 道家自然观与人生观(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才全”

指人的天性不受外物的戕伤而得以完备地保存和发展。

“德不形”

,指德不外露,内心保持极度的平静,凝聚生命的力量,以包容万物,不为外境所摇**。

这就是庄子的“天德”

———内在生命充实、圆满。

(二)由遁世到游世。

庄子物化观的另一个支点是摆脱“人为物役”

的生存困境,选择遁世人生,而遁世人生在衰世现实中并不真实存在。

所以他又选择了一种“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

(《庄子·外物》)的主动的“游世”

人生。

“游世”

人生打通内在的重重隔阂,突破现实种种的限制。

使精神达到绝对自由,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睨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天下》)。

不脱离世俗的生活,又超越世俗的生活,在精神上追求最大的超越和自由。

而要得到这一精神的自由,首先要安命,“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庄子·人间世》)。

命,在庄子看来,是天道运行的一种称谓。

个人的命,服从天道的运行,是“道”

通过个人进行的自我展现,而“道”

本身就是自由的,所以服从命,便体现“道”

获得了自由。

其次要齐物,将物我、物物、是非、生死、荣辱、得失、美丑、高下、内外等均视为同一。

如此,宠辱不惊,哀乐不入,人的精神不受世俗功利的束缚,而获得自由。

再次,相信直觉,离形去知。

庄子认为,人的有限的理智认识是小知,小知伤德,小知伤道。

而“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道”

是不可言传的。

人只有通过“心斋”

、“坐忘”

之法获得大道,从而在精神领域自由飞翔。

(三)由有待到无待。

庄子清醒地认识到要摆脱“人为物役”

的生存困境,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可能,唯有在精神世界中寄予理想。

在庄子看来,现实中存在的现象是小人殉货利,君子殉仁义。

而有志于追求超凡脱俗之人,又往往受到时空的限制而不能真正自由。

宋荣子“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得意),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沮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唐如意郎信仰诸天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恋爱要在距离锁定后星月舞者秩序官[快穿]我真的不想谈恋爱我在遮天修永生倾城狂妃:殿下,求轻宠八零之珠光宝气我的系统总想逼我表白武动乾坤这个刺客有毛病星空锋砺当上帝重新开始进化特摄公寓空间囤货:超强木系异能者亲兵是女娃:拐个将军做夫君领到分配的顶流老公后热搜爆了美味农家女圣墟斗罗之雷神传说大秦:公子丹,镇守边关八年北宋大丈夫王爷,王妃又去打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