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有为”
之美必然会蛊惑人的本心,损害人的本性。
在老子看来,真正的美不在声色、富贵等外在的东西,而只能是自然本身,要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十九章)的办法才能体验到。
这样的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也就是说,最完美的音乐是从没有声音的地方听到的,最美好的形象是从没有形象之处显现的,一旦有了具体的声音、形象,反而破坏了自然的完美。
(三)“返璞归真”
:老子虚静人生观的再次复现,是与现实抗争后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老子的人生哲学,并非仅仅出于学理上的探讨,他谈道说德的背后,是强烈的用世之心,对周王室衰败的深刻反思,既是老子愤世人生产生的原因,也是他真朴人生观的由来。
如果说老子的虚静人生观是以自然规范人生,并遭到现实社会的否定,从而激发起愤世人生,那么,真朴人生则是老子对现实的否定之否定。
老子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以归复于自然,此即构成了老子人生精神由正而反最后到合的三段式。
真朴人生的最高境界,老子称之为“玄同”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老子》五十六章)磨去锋芒,消解纷扰,含敛光耀,混同尘世。
达到这一境界,便与尘世间的伪智、益生、声色等一切大伪分离开来,人们不知道德为何物,却能与大道合,臻于自然之道德:生不以为喜,不以货利声色厚之益之;死不以为悲,不因恐惧死亡而惶惶不可终日;生死不能动其心,外物不能害其生。
不营营追求,不纵情享乐,独持淡泊宁静之心。
老子以婴儿为喻,形容这一精神状态:“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
(《老子》五十五章)含德深厚的有德之人,如同新生的婴儿:毒虫不刺他,猛兽不伤害他,凶鸟不搏击他;他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还不懂男女**之事,但小**却能自动**,这是由于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日号哭,喉咙却不沙哑,这是由于元气醇和的缘故。
婴儿的纯真自然正是老子真朴人生所追求的状态。
然而,如何才能达到纯真朴实的人生,老子从修身之道与处世之道两方面入手,主张“见素抱朴”
、“致虚守静”
。
为人要“虚怀若谷”
、“柔弱不争”
、“与人为善”
,做到“功遂身退”
。
老子的一整套修炼之功表明,他提倡“自然”
,并非任其自然,并不排斥心灵的制约与人生的修炼。
也可见“自然”
是针对现实浮躁戏乐的批判,是精神的复归。
三、庄子的物化思想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有句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其中庄生迷蝴蝶,就出典于《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