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元青花现世茶承前启明(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元朝建立以后,大批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他们的到来不仅为中国输入了西域的特色文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瓷器的釉下彩绘材料“钴”

,元人称其为“回回青”

同时,元初国内社会动**使得北方的生产力受到严重削弱,因此人口大量迁徙到相对安定的南方。

其时北方瓷匠的绘画能力都很强,一些身怀绘画技艺的北方瓷匠亦来到景德镇定居下来。

于是尚青白的国俗、洁白的胎釉、蓝色的氧化钴、丰富的绘画技巧在景德镇被历史性地结合为一体,由此促使了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石破天惊的品种的出现——元代青花瓷。

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蒙古文化、西域波斯文化三者融合下的结晶,它一改宋瓷的自然美与含蓄美,转而追求奔放的人工美,它的诞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在考古报道中,唐宋也曾发现过青花瓷,但都是一些残片,几乎没有完整器,且它们的胎体釉料跟景德镇青花瓷的完全不一样,普遍观点认为是在元代才有了成熟的青花瓷。

“青花”

是个富有诗意的字眼,准确地说,它是一种釉下蓝彩瓷,或者叫“釉里蓝”

其烧造过程是先用氧化钴作颜料在胎体上绘出纹路、图案,接着在其上加一层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一次烧成。

青花瓷的出现突破了以往青瓷、白瓷、黑瓷等瓷器的单一釉色,它发色稳定、成品率高、绘画题材丰富,其釉下彩不受酸碱腐蚀,且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得以大量生产。

元青花瓷器诞生之初的特点是器型巨大、纹饰组织繁密,带有典型的异域特征,不为汉族文人雅士接受。

至明后,青花瓷器渐趋幽倩素雅,遂为时人喜爱。

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有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这对瓶是英国人霍布逊1929年在北京购买后运回欧洲的。

瓶上有铭:“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拾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

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良辰谨记。”

元代青花凤穿莲花纹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从这件有明确纪年文字的青花瓷算起,六百七十多年以来,青花瓷在瓷界一直名列前茅,广为民众喜爱。

几乎与元青花同一时期,元代还创烧了另一个制作难度更大的釉下彩瓷器——釉里红。

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还原的气氛中烧成。

说它的制作难度大于青花瓷,是因为铜离子非常活泼,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稍高或稍低都会导致烧造失败。

温度一高颜色就变成黑红,甚至消失,说句白话就是颜色烧飞了;温度一低会出现黑色或绿色。

这就是历史上很难见到漂亮的釉里红瓷器的原因。

元青花色冷,釉里红色暖,在元代,二者结合,又诞下了一个衍生品种——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茶杯

综上所述,元代饮茶方式处在唐宋煎、点到明代散茶瀹泡的过渡阶段,煎、点、泡茶法并存,茶器多样,制茶、饮茶流程趋于简化。

其时不为统治阶级所用的文人于生活中开始寻求茶的真香真味,返璞归真的茶风继而出现。

在元代诞生的揉捻工艺为明清两代新茶类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元代首现官方瓷器管理机构浮梁瓷局,景德镇制瓷工业开始使用“二元配方”

“二元配方”

的使用令瓷器胎釉更加洁白致密,著名品种釉下青花和釉里红创烧成功,为其后明清两代彩瓷的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