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元青花现世茶承前启明(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吾不知玉川之所歌、鸿渐之所嗜,其妙果安在也。”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相比宋代的精奢造作,元代的饮茶朴素多了,其环节简化、形式全面,煎茶、点茶、散茶冲泡、芼茶吃饮、酥油茶类均为其所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充满了茶香。

元曲《百花亭·玉壶春》中说:“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豪放粗犷、不好繁文缛节的元人的影响下,时人对茶器的选择逐步走上了简单、易用之路。

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元代,制茶工艺中的揉捻工艺出现了。

王祯在《农书》中记道:“采讫,以甑微蒸,生熟得所。

蒸已,用筐箔薄摊,乘湿略揉之。”

揉捻工艺的诞生,是制茶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的出现产生了三个巨大的作用:一、通过揉捻,令茶叶的条形紧实,有效缩小了散茶的体积,更加便于储存与运输;二、通过揉捻,导致茶叶内部细胞破碎,大大提高了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率,为明代起散茶瀹泡法的大流行做好了铺垫;三、通过揉捻,为氧化、发酵程度更高的新茶类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准备。

元代龙泉窑青釉带盖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唐煎、宋点,元代兼容并蓄,明代散茶瀹泡,历史上茶饮方式的不断改变亦带动了茶器的发展,这些改变、发展都是脱离不开社会变革、民生习俗这个大环境的。

我们再来看看在元代,茶器又有了哪些新的气象。

宋代盛行的青白釉瓷,以江西景德镇出品最为著名。

因为青白瓷具有青、白二色,这与元代国俗尚青、尚白的风尚相同,受到了元人的重视,故此元人于灭南宋的前一年即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了管理瓷器烧造的官方行政机构——浮梁瓷局。

浮梁所在地位于现今景德镇城北,距市中心约六公里,即唐代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说“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

之浮梁。

这里自古产茶,是有名的茶叶集散地。

宋代烧造瓷器的胎料主要是瓷石一种,元代的青白瓷在前代烧造的基础上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

,提高了胎体的耐热性能,使得瓷器的变形率减少,成品率提高。

宋代景德镇的窑温在1200℃左右,而到了元代窑温则达到了1280℃左右。

在青白釉瓷的基础上,景德镇创烧出了卵白釉,即后世所谓的“枢府”

瓷,卵白釉又为明代甜白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南宋蒋祈在其《陶记》中言道:“景德镇陶,昔三百余座。

埏埴之器,洁白不疵。

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

随着烧造工艺的不断成熟、胎釉洁白度的不断提高,为瓷体彩绘图案得以完美呈现创造了条件,这就使得自元后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基本转入了对彩瓷的创掘。

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番莲纹碗内壁印“枢府”

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永乐鲜红釉带盖僧帽壶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蓝色霁青釉单把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的景德镇还创造了两种珍贵的颜色釉——蓝釉与红釉。

蓝釉是以进口的高铁低锰钴料做呈色剂,红釉是用铜红料做呈色剂。

由于红釉的烧成技术很难,不易掌握,所以传世器型很少。

相对来讲,蓝釉的烧造技术要容易些,传世器物也比红釉多。

僧帽壶是中国元代创制的壶式造型的瓷器,有着鲜明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为僧人饮茶器具。

其流似鸭嘴,鼓腹、曲柄,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此器型的壶明清两代多有烧造。

13世纪初的蒙古人金戈铁马,对外东征西讨,多次征服中亚、西亚,由此开辟出了一条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生八零前程似锦不会真有人觉得修仙难吧渣爹的逆袭人生邪王独宠废柴妃杀怪百分百爆率,你跟我比幸运?我,君麻吕,要长生!网游之盖世大魔王我真的不想谈恋爱火枪未能击穿裤袜从寒门开始崛起大秦从献仙药开始文娱从自媒体开始我靠脸在无限流世界装小可怜二次元强化大师末世女主难当封妖的灯火投胎了不让江山LOL之战神崛起重生支配者一剑倾国农家恶毒后娘她超凶奋斗在修真界我已不做大佬好多年年代文炮灰女配养崽崽我的外挂果然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