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所以那些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一般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
如果食性相近的动物在同一区域内出现,也要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例如,虎在山上行,鱼在水中游,猴在树上跳,鸟在天上飞;如果它们在同一地点出现,它们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生存,如虎吃肉,羊吃草,蛙吃虫;如果它们需要的是同一种食物,那么,它们的寻食时间必定要相互错开,如猎豹是白天出来寻食,鬣狗是深夜出来寻食……在动物界没有哪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物种的生态位如果出现了较大重叠,就会导致严酷的竞争,出现“一山不能容二虎”
的局面。
如果强者进入弱者的生态领域就会出现“龙陷浅滩受虾戏,虎落平川遭犬欺”
的状况;如果弱者进入强者的生态领域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的状况。
因此,强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是强者,弱者在自己的生态位上也能正常生存。
与自己在生态位中的地位相适应,动物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令人惊叹的适应特点。
老虎生活在物种丰富、食物来源充足的森林里,但森林里供猎物逃生和隐藏的隐蔽物也非常多,因此它们采用伏击的方式来捕食。
它们身上的斑纹与斑驳的树影非常相似,脚心长着肉垫避免发出响声,拥有强大的力量、锐利的爪和锋利的牙齿,能将猎物一击毙命。
植食性动物通过长期的演化形成了种种适应性的结构特征和行为。
有的通过快速奔跑来逃避敌害,有的通过挖洞躲藏来避免危险,有的通过树栖攀缘躲避进攻。
牙齿的专业化
图8-15老鼠的牙齿
老鼠的牙齿(图8-15)像凿子一样,非常厉害。
它们每天都要通过啃咬树根、建筑物等坚硬的物体来打洞寻食,吃的食物也常常包括坚硬的种子,所以老鼠牙齿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即便是用最坚韧的金属铸成的最尖锐的牙齿,经过这么频繁的使用也会被磨平,好在老鼠的门齿会不断生长,而且生长速度非常快。
要是这类动物的牙齿接触不到坚硬的物体,就不能磨损,最后反而成为累赘,甚至导致它们无法开口进食。
所以老鼠每天都要在空闲时啃咬木材、水泥墙、电线等硬物,使自己的牙齿不会太长。
大象的身躯庞大,所吃的食物营养又不高,导致它们每天要花20小时来摄取、吞食50~100千克的食物。
对于大象来说,牙齿的任务就是昼夜不停地咀嚼杂草、芦苇、果实、树叶和树枝等。
要是大象的牙齿像人类的一样,一生只更换一次,是不可能胜任如此繁重的工作的。
对此,大象有着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法:除了前面的一对向外突出的象牙以外,它们的口腔里面还有24颗臼齿。
有趣的是,这24颗臼齿不是一起长出同时使用的,而是上、下、左、右各一颗,四颗一套依次长出,轮换使用。
也就是说,在一段时间里,上、下、左、右的牙**,都只有一颗臼齿在工作。
这颗牙齿磨损了,下面一颗便取而代之。
与其他动物相反,大象的臼齿不是由下往上长,而是由后往前长。
新的臼齿从后面慢慢地露出来,前面磨损了的臼齿就会脱落,直到最后完全被新臼齿所代替。
大象在60岁左右会长出最后一颗臼齿,此后就不再换牙了。
鲨鱼的牙齿(图8-16)也会移动。
这种肉食性鱼类的上下颌内侧表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牙齿。
它们整整齐齐地横排成行,齿尖向后,这样被捕获的猎物就很难溜之大吉了。
长在前排的牙齿负担最重,磨损也最快。
鲨鱼的牙齿总是在缓慢地向上下颌的边缘移动。
前排磨损了的牙齿渐渐地被顶了出去,后排的牙齿随后跟了上来。
当这排牙齿经过使用变得残缺不全时,后面的牙齿又顶了上来。
这种“前仆后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