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既存在植食者和肉食者之间的相互选择,也存在植食者与植食者之间的博弈与分化。
在食性上,有的动物趋向专一化,只以一种或几种植物为食,并且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与其食性相符的特殊的消化结构。
例如,牛、羊等动物的胃、肠中生活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帮助它们分解植物纤维。
这样,它们逐渐演化成非常“专业”
的植食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了自己的生态位,使其他动物难以插足。
再如,骆驼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它们的舌头非常灵巧,能够从骆驼刺那些尖利的木刺之间缠绕住叶子吃掉,口唇也不会被扎伤。
有的动物则向杂食性方向发展,能吃多种植物,以便到哪里都能找到食物,有的还能吃一些昆虫或其他动物。
很多灵长类,包括人都是杂食性动物,既可以吃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也能取食一些小动物,大大增强了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植食性动物逐水草而居,能够获得充足的食物。
但植物营养价值很低,为了满足自己的能量需求,它们需要摄入大量的食物,所以不得不每天早早出门去寻找食物。
很多植食性动物为了躲避敌害,需要趁着夜色出去填饱肚子。
从时间上来说,植食性动物用在吃上的时间最多,几乎占它们生命的一大半。
肉食性动物的食物有着巨大的优越性,这些食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吃饱以后可以很长时间不感到饥饿。
成年的东北虎一餐可以吃掉30~40千克肉,然后在三四天内不再进食。
所以它们在吃饱以后的生活就很悠闲,可以舒服地睡上一觉,只要及时找到下一顿饭就可以了。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一般说来,食物的营养价值越高,捕食的成本也就越高,捕食者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获得营养丰富的美餐。
我们在羡慕肉食者大块吃肉的时候,却很少想到它们捕食的艰辛,肉食性动物那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食物是非常难以获取的。
因为每一只植食性动物都不会坐以待毙,它们通过长期的演化具备了种种难以对付的本领,很多时候让捕食者费尽了心机和体力,仍然要面临到嘴边的美餐又跑掉的尴尬。
因此,作为肉食者,必须注意保持充足的体力,所以它们每次进攻之前都要精心谋划。
它们要小心翼翼地、尽可能无声无息地靠近猎物,直到到了有效攻击距离而猎物仍然没有发现,它们才会发动迅雷不及掩耳的进攻,即便这样,它们成功的概率也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肉食性动物采取了种种行之有效的捕食策略。
我们看到鹰在空中盘旋,那不是它们在休闲,而是在努力地搜寻猎物;我们看到狮子在草丛中悄悄地靠近猎物,那不是因为狮子太狡猾,而是为了提高捕食的成功率;我们看到秃鹫端坐在高高的山崖上一动不动,那不是它们在欣赏地面的美景,而是用最节约体力的办法在寻找食物。
还有一类肉食者,它们通过长期的演化具有了超强的耐力,比如狼。
在发现猎物之后,狼会耐心地穷追不舍,直到猎物体力耗尽束手就擒。
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狼在生命演化的历史长河中生存了下来。
此外,狼还会通过团队的合作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它们狩猎的时候依靠集体的力量,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协作,齐心协力战胜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一只落单的狼容易成为大型肉食性动物的盘中餐,但是一群配合默契的狼,足以让虎、豹、熊等猛兽放弃已经到嘴边的美餐。
综合起来,成功的肉食者具有以下特点:有出众的本领能够制服对手;有谋略,懂得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目的;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勇气;有协作精神,知道怎样靠集体的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
八、动物的生态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你知道吗?如果我们要建造一座大楼,就需要请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设计图纸,请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建造,请专门的监理公司负责监督。
可以看出,目前的社会分工已经趋向于专业化,专业的事情就要请专业的人来做。
其实,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因为它们都有自己专业的生存技能。
如果我们把大草履虫与另一种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环境中进行培养,会发现两者都能存活下来,并且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水平。
原因是这两种草履虫虽然需求相近,但袋状草履虫占用的恰好是大草履虫不需要的那一部分食物。
这两个实验就反应出动物的“生态位”
问题。
大自然中,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并且尽量不与其他物种重叠,避免无谓的竞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