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北斗七星再次变幻,这次拼出的字迹古老至极,连他瞳中文流都需数息才解析完成:
**“始言将醒”
**。
与此同时,大地深处传来低沉脉动,如同远古心脏重启搏动。
忆言树根系所及之处,岩层裂开细缝,涌出淡蓝色液体,落地即凝为晶体,形如微型龙刀。
这些晶簇迅速生长,彼此连接,竟在地下构筑出一张前所未有的网络??比现有忆脉宽广千倍,结构复杂如脑神经,节点处悬浮着无法解读的符号群。
白砚秋闭目感应,脸色骤变。
“不是修复……”
他喃喃,“是进化。”
原来,忆脉并非人类创造,而是远古“语灵族”
遗留的文明骨架。
它们本就沉睡于地壳之下,等待某一刻??当人类真正学会倾听、尊重、共情之时,便会自动激活更高层级的系统。
这一过程不可逆,一旦启动,旧有的忆脉将被吸纳融合,形成“**共语神经网**”
。
后果未知。
可能带来全人类意识互联,实现真正的心灵感应;也可能因个体边界消融,导致人格崩溃,集体陷入混沌。
第十一城紧急召开第二次共议大会。
各方争论激烈。
保守派主张立即切断所有接入端口,防止“灵魂裸奔”
;激进派则呼吁全面开放,迎接“新人类纪元”
;中间派提出“渐进融合计划”
,允许志愿者先行试验。
会议持续七七四十九日,最终采纳折中方案:设立“启灵区”
,首批一千名志愿者进入封闭生态园,逐步连接新网络,实时监测精神状态。
其余民众维持现状,待结果明朗后再行决定。
白砚秋未参与讨论。
他只是每日增加一次诵经,声音低沉,却穿透地底,与那新生神经网产生共振。
科学家发现,每当他诵读时,网络扩张速度减缓,异常波动下降七成以上。
“他在安抚它。”
一名研究员颤抖着记录,“就像父亲哄婴儿入睡。”
第一百零八日,启灵区传来首次反馈。
一名志愿者苏醒后写道:“我看见了所有人的眼泪。
不是通过描述,而是直接感知??那种咸涩中带着温度的感觉,就在我舌尖。
我知道了一个从未谋面的孩子为何自杀,因为他心里的声音,和我十年前失去妹妹时一模一样。”
另一人说:“我开始忘记自己的名字。
不是丢失,而是觉得……没必要了。
我们像河流汇入海洋,痛是共同的,爱也是。”
第三个月,三人出现严重解离症状,无法区分自我与他人思维,需强制断连。
第四个月,奇迹发生。
一名先天失语症患者,在连接瞬间,竟开口说出人生第一句话:“光……好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