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种做法,离爱很远,而这种伤害,足以摧毁一个孩子的全部心理防线。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并不喜欢吃人血馒头,所以之前那个十七岁跳桥少年事件出来后,我并不打算去写点什么。
我看到很多人以各种角度去讨论,后来各种论调终结于“没在车里,不了解情况,不该盲目去指责那位母亲,所以大家不要讨论了”
这种看似中立的态度。
我不想脑补在车里发生过什么,但我更不认为这种中立态度有多么高明和客观,倘若以“是不是亲历者”
作为有没有权利讨论的标准,那么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讨论了。
我只想说,不管在车里发生了什么,一个孩子如果在遇到问题后能够把自己的父母当作靠山,就不会选择以如此方式远离。
孩子不但要面对自己的问题,还要在极大的压力下担心父母的反应,这是以爱之名实施的伤害。
很多事情不是一天造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虽然在那件事发生后没有说话,但在看到一个小姑娘打翻一碗面后家长的态度时,忍不住要说点什么。
很多结果,是一种积累。
成长绝不会是一趟全程愉快的旅程,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们会难过,甚至内心在承受着巨大痛苦。
不管是打翻的面、弄脏的衣服,还是磕断的牙齿,对当时的他们来讲,都是很难过去的坎儿。
家长是在第一时间作为他们的靠山,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让他们受到最小的伤害,还是本身先要以一个伤害者的姿态来发泄一番情绪,成为他内心的另外一道坎儿,这很值得思考。
作为我自己,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在遇到人生黑天鹅事件时痛苦加倍。
我尽管内心煎熬也要咬牙控制情绪,作为他们的靠山,一起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我会告诉他们,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一切都可以以恰当的方式平静地解决,即便是无法完全解决的,那也只是人生的一段经历,它不会也不应该全面影响他们的人生。
这种事,没什么不能讨论的。
我觉得,这是作为父母应有的担当。
谨慎喝鸡汤,我来刮刮油
父母爱不爱孩子,这看似毫无讨论的必要,但在实际“爱”
的过程中,却变成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爱不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感情叙述,更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操作方法。
一旦情感、目的和结果形成了差别,就很难再单纯地用出发点去衡量或者总结爱与不爱。
孩子因父母而出生,且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赖父母而长大,所以父母在孩子心里的高度是天然存在的。
父母之于孩子高大如山,这是一定的,但区别就在于他们是让孩子们踏实的靠山还是令他们难以翻越的大山。
孩子在人格构建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令他崩溃的事情,这些事情可大可小,有一些确实是值得关注的,而有些看起来过度紧张,甚至在成年人看起来有些可笑,但在孩子心里一定都是难以自我消化的巨大困难。
在成长中不断崩溃和弥合,让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逐渐建立坚强的人格。
而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如何表达爱至关重要,成年人对自我情绪的不当把控,对孩子的不当回应,在孩子处理困难时表现出的不当方法,让一些“爱”
反而成为巨大压力,有一些甚至会带来比困难本身更大的伤害。
在处理孩子的困难时,家长需要表现出稳定的情绪和适合的态度,并可以提出不在情绪层面上的科学解决方案,对孩子提出的困难进行合理分析以及对其后续影响做出适当判断,对解决问题抱持积极态度,而并非专注于问题本身。
在这样的态度的影响下,你的孩子才能学会坚强、勇敢、冷静的处事方式。
反之,孩子可能成为一个被情绪控制,遇事积攒压力而非疏导压力,不敢面对困难的人。
父母都不希望成为伤害孩子的人,所以,你的爱,需要一些智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