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夫学以穷玄为极,而穷玄以反己自识真源,尽其心而见天地之心,尽其性而得万物之性。
(天地之心、万物之性,并谓本体。
夫言乎本体,则吾与天地万物之所同也,但以其主乎吾身则曰心,以其为吾所以生之理则曰性,故尽吾之心而见天地之心,尽吾之性而得万物之性者,以吾与天地万物本同体故。
)斯为游玄而不失其居。
《新唯识论》始于“明宗”
,终以“明心”
,此中土圣哲所共同之心印,吾承之而不敢坠耳。
夫玄之为言,以其理之无定在而无所不在也,非逞臆谈空,可谓之玄也,非虚构一种全无根据之空洞理论,可以谓之玄也。
穷玄而反诸自家心性,始悟天地万物同体之实。
故宇宙生生不息之无尽大宝藏,自反而即得之,毋待外求,是云不失其居。
居此者,天地之日新无穷,皆我之日新无穷,万物之变化富有,皆我之变化富有,岂不乐哉?故学术之穷高极深者,莫如谈心性,生生之源,化化之本也。
(以上心字,皆谓本心。
本心即与天地万物同体,非心理学之所谓心也。
心理学之心,亦是本心发用,然已为形役,又杂习染,便不是元来体段,而亦成为物矣。
此不可毋辩。
)学必至此,而后一切学术有其宗极;知心至此,而后一切知识得所会归;万德以此而有根源,身心以此而有主宰。
(身心之心,即心理学之心。
)至哉斯学,千圣之所辗转相传,何可一旦废而不讲。
夫宋儒心性之学,远承孔孟。
周子以“主静立人极”
,而于“静”
字下,自注“无欲故静”
,则此静非与动相对之静也,而以停止之静讥之可乎?“立人极”
三字,的是尼山宗旨。
明道《识仁篇》证之《大易》、《论语》及群经,孔子之学师本求仁,盖无疑义。
(此意已见第一讲,可复看。
)伊川朱子之学,“居敬”
为先。
敬则彻动静而一于仁矣。
此以心之应接事物时名动,物感不交时名静。
敬只是心不散乱,动时尽自澄明,泛应曲当,静时炯然,毋有昏昧。
动静一于敬,即动静皆不违仁体。
《论语》及六经,大都言敬。
此是孔门心法,与禅家习静工夫迥别。
伊川朱子皆有见乎此,虽不免有拘执之病,未得如孔门之自然。
学者但知其病处,即不至误学,而何可根本排斥之乎?陆子之学,以先立乎其大为宗。
大者谓本心也,仁体也。
《论语》所云“三月不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