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枢密院顺藤摸瓜,竟挖出两名伪装成儒生的辽国细作,背后牵连出北方某藩镇节度使的密信往来。
证据确凿后,赵?并未立即兴师问罪,而是将全部案卷公开,发动全国夜学开展“真假辨析评议会”
。
百姓手持放大镜,逐字比对笔迹、印章、用纸材质,如同审理自家冤案般认真。
有老学究指出:“此等粗劣伪作,若放在十年前,或许能骗过官府。
可如今人人识字,谁还怕你们装神弄鬼?”
最终舆论沸腾,藩镇迫于压力主动上表请罪,两名细作被押赴市曹示众三日,再流放南海垦荒。
此事之后,朝廷正式设立“文证司”
,专责鉴定公文真伪,并培训民间“笔迹判官”
。
风波未平,北方草原再起变故。
那位读过《行者笔记》的蒙古少年??如今已是青年首领铁木真??率部南迁避雪灾,却被宋军误判为入侵,箭矢相向。
危急关头,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残破笔记,高举空中,用生涩汉语大喊:“我不是敌人!
我是学生!”
恰好一名派驻边关的女执笔者认出了书中熟悉的批注字体??那是赵煦亲笔所留。
她力劝将领暂缓进攻,并亲自骑马穿越前线,核实身份。
待确认无误后,她邀请铁木真参加即将召开的“幽州边民共议会”
。
起初众人反对,担心异族混入扰乱秩序。
但赵?得知后批示:“既言共议,何分内外?真正的安全,来自对话,而非壁垒。”
会议当日,汉、契丹、女真、奚、蒙古五族代表围坐圆桌。
铁木真虽言语不通,却拿出《行者笔记》一页页展示:赵煦曾在漠北救下一头受伤苍狼,放归荒野;也曾与牧民同饮马奶酒,写下“天地无私,唯仁者居之”
。
这些故事打动了所有人。
最终,大会达成《五族共生约》,约定共享牧场水源,互派子弟学习对方文字,设立边境集市,禁止私掠。
铁木真离场前,在协议末尾郑重签下自己名字的第一个汉字??“和”
。
他说:“这是我学会的第一个词,也是我要守护的一生。”
春去秋来,又是一年春分。
新一轮“民议士”
抽签在各地举行。
在河北一个偏远村庄,盲女琴师阿笙被选中。
村民们既欣喜又担忧:“她看不见路,怎么进京?”
阿笙却笑了:“我的心看得见。”
她带上祖传古琴,沿途以弹奏换取食宿,每到一地,便用琴音讲述一路见闻,再由同行执笔者转录成文。
途中,她遇上了那位曾跳黄河逃生的少年执笔者,如今已是“民情直奏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