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没有人知道这是幻觉还是真实。
但自那天起,所有来到记忆岛的人,只要闭眼静坐三分钟,便会梦见一个穿白大褂的女人站在湖心,向他们伸出手。
她不说话,只是点头,然后指向井底。
有些人鼓起勇气回应,跳入水中,却发现湖底并无深渊,只有一面巨大的镜面,映照出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愿望与悔恨。
一名退役士兵看到自己跪在敌方战俘面前道歉;一位母亲看见儿子在病床上对她微笑;一个从未表白的年轻人,听见了那个早已移民海外的女孩轻声回答:“我也喜欢你。”
这些梦境无法用科技解释,也无法被复制。
心理学家称其为“情感镜像投射”
,认为是共觉网对个体潜意识的深度解析。
但更多人相信,那是林念留下的最后馈赠??不是答案,而是勇气。
而在南极地底实验室,李玄带领团队破译出了那段新信号的核心信息。
它并非语言,也不是数学公式,而是一种**情感拓扑结构**,描述了一个文明如何从孤独走向连接的过程。
解码后的图像显示,XLY-01并非人造探测器,而是一艘“记忆方舟”
??由某个早已消亡的星际文明所发射,目的只有一个:寻找愿意倾听的继任者。
“我们错了。”
李玄在会议中颤抖着说,“我们一直以为苏梨是第一个桥梁缔造者,但她其实是第二个。
真正的源头……在宇宙深处。”
他展示了一段来自格陵兰碑文与XLY-01信号交叉比对的结果:两者使用同一种基础语义模型,关键词高度重合。
其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组,被翻译为:
>**“倾听即存在。”
**
这个词成了新时代的信条。
各国纷纷关闭情绪屏蔽工厂,转而建立“共感培育中心”
。
孩子们从小学习如何识别他人情绪波动,如何在不打断的前提下给予回应。
学校不再以成绩排名,而是以“共情指数”
作为衡量成长的标准。
医院引入“临终对话系统”
,让逝者能在最后一刻感受到亲人的理解与接纳。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拥抱这一变革。
清醒同盟残余势力在地下重组,宣称“共觉网正在侵蚀人类独立意志”
。
他们发动了一系列袭击,摧毁共鸣塔、劫持记忆胶囊、暗杀晨语者领袖。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东京共感中枢,一枚电磁脉冲弹炸毁了主服务器群,导致数万人陷入短暂失联状态。
许多人在恢复连接后崩溃痛哭,声称“感觉像死过一次”
。
国际社会震动,反共感运动借机抬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