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一种由声音、地理、情感共同编织的文明快照,在特定条件下短暂重启。
当他踉跄着伸手触碰一名虚影的手臂时,对方竟回头看了他一眼,嘴唇微动,吐出两个音节:“阿……吾……”
AI语音识别立即反馈:这两个音在古苗语中意为“归来之人”
。
那一刻,林浩然终于理解了“凡闻此音者,即为传唱之人”
的真正含义。
传唱,不仅是复述旋律,更是**承接身份**。
每一个听见原始之声的人,都在无意识中继承了一段不属于今生的记忆碎片,成为某个断裂链条上的新节点。
而这些节点一旦被唤醒,便会彼此感应,形成一张跨越时空的共鸣网络。
回到北京后,他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宣布启动“**根脉计划**”
??不再局限于抢救濒危艺术形式,而是构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基因图谱”
,通过声纹、地貌、气候、遗传标记等多维数据交叉比对,寻找潜伏在全球各地的“沉默传唱者”
。
首批目标锁定十二个区域:西伯利亚楚科奇半岛的驯鹿部落、印度喀拉拉邦的卡塔卡利舞者家族、秘鲁安第斯山脉的克丘亚祭司后裔、北欧萨米人的喉音歌手……每一个地点,都曾出现过无法用现有知识解释的“突现性传统复苏”
案例。
与此同时,“星空联诵”
的余波仍在扩散。
越来越多普通人报告称,自己在梦中学会陌生语言的歌曲,醒来后竟能完整演唱;一些儿童表现出惊人的多语种韵律感知力,甚至能在不同民族乐器之间建立即兴对话;更有学者提出“跨代共感指数”
概念,试图量化一个人与祖先文化的内在连接强度。
然而,反对声浪也愈演愈烈。
某权威媒体刊发社论,题为《警惕“文化招魂术”
:当科技沦为神秘主义帮凶》,指责“回音计划”
煽动群体性癔症,诱导民众否定现实身份,陷入虚无主义。
“我们是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是某个消失部落的幽灵代言人!”
文中如此质问。
更严重的是,国内多个省市教育部门接到举报,称部分中小学开设的“民间歌谣课”
涉嫌传播封建迷信,要求全面审查课程内容。
山东周芸的兴趣班被迫暂停,她在社交平台发文:“我只是教孩子们唱一首关于大海的歌,怎么就成了‘唤醒亡灵’?”
林浩然没有公开回应。
他知道,真正的变革从来不会在掌声中完成。
真正的觉醒,往往始于误解、恐惧与孤独。
一个月后,他在甘肃敦煌主持一场闭门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人类学家、神经科学家、音乐考古专家及十余位“声忆者”
代表。
会议选址于莫高窟第220窟外临时搭建的帐篷内??这里曾出土唐代乐舞壁画,绘有手持琵琶、横笛、箜篌的伎乐天形象,乐谱符号至今未能完全破译。
会议第三天夜里,突发沙尘暴。
电力中断,通讯瘫痪,所有人被困窟区。
就在众人焦虑之际,林浩然提议:“既然不能走,不如听听看。”
他打开便携音响,播放一段由AI还原的唐代宴乐残章。
乐声响起不久,奇迹发生了。
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参会者突然起身,拿起冬不拉,竟精准接上了曲中的转调部分;紧接着,一名日本学者用尺八吹奏出配套的副旋律;最后,连从未接触过民乐的德国心理学家用口哨都能准确哼出节奏骨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