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公司,甫一成立就非同凡响,连放数炮而深得松原民心。
首先,“虽然每年都要排长队,但‘玉米深’的价格能比其他企业高几分钱,而且钱给得及时,送粮排队还有暖气房休息,玉米检测时农民和检验员都不能见面,很公平”
。
(农民邱正平原话)收购过程让农民心里觉得很温暖、很踏实。
其次,与农民签订的订单规范而又有保障。
乾安县鳞子乡称子村农民宋俊福,家里有50亩地,2008年种了30亩腊质玉米,平均每亩比普通玉米多收入133元,当年12月在“中间人”
来家里落实新一年的合同时,他很痛快:“明年还种黏玉米,我要多种半垧(约等于8亩)。”
几年下来,“玉米深”
已经拥有一批这样的铁杆种植户。
最后,“玉米深”
不仅组织农民进行腊质玉米的生产,还不断对农民在种植、粗加工及销售方面进行培训。
“种地还有人教着种啊。”
农民们对“玉米深”
的服务非常满意。
嘉吉参股“玉米深”
,不只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设备,还带来了先进的“公司+农户”
的新型合作关系,这使得“玉米深”
迅速走出低谷,于2005年开始赢利,且成为国内玉米淀粉、葡萄糖浆及精炼玉米油、优质玉米蛋白等的主力企业。
2007年赛力事达完成60万吨扩能之后,其产值达到10亿元人民币,产品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对于“玉米深”
的成功,松原当地官方并不讳言是因为引进嘉吉的结果。
“作为产粮大市,松原粮食产量的80%是玉米。
‘玉米深’的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能够消化掉全市玉米产量的10%以上。
这是这些年松原地区解决卖粮难问题的关键因素。”
当地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非常认可嘉吉所做的“贡献”
。
感觉兴奋的自然不只是当地官员和农民。
通过这个项目,嘉吉中国着手调整了其在国内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策略。
利用自己在全球的客户如美赞臣、惠氏、雀巢等大举进军中国之机,嘉吉开始在这家公司发展玉米加工的高端产品,如麦芽糊精。
此外,赛力事达有20%的产品借助嘉吉的全球资源外销。
于嘉吉而言,还有一个更为可喜的附加成果——随着“玉米深”
在当地的影响日渐广泛,嘉吉的名字也越来越被当地农民所熟悉。
在约1个小时车程之外的榆树村,由嘉吉控股66.5%的美盛化肥举办的玉米种植培训会上,榆树村的谢连利指着印在美盛化肥宣传册上的嘉吉字样告诉来采访的记者,他经营的小店每年销售三百多吨化肥,其中有一半是嘉吉的美盛化肥。
美盛化肥的中国区市场经理马卫民说:“每年‘嘉吉’都会举办这样的农民培训,遍布松原市二十多个乡镇,受益农民上万。”
这样的情形正是嘉吉复制其在巴西、阿根廷“成功”
模式的结果。
正是这种与当地政府、农户的“共赢合作”
,使嘉吉与其他跨国粮企一起,完全控制了两国的大豆生产和贸易。
在嘉吉们的产业链里,只要农民把粮食种出来,其他的事情它们都可以代为解决,化肥、农药、种子、销售等,一切都可以服务到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