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正沉浸在一种久违的清醒之中。
某夜,他在图书馆翻阅一本禁书??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偶然读到一句:“专制摧毁的不仅是自由,更是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他猛地合上书页,胸口剧烈起伏。
这句话像一把刀,剖开了他多年来的自我欺骗。
第二天,他主动联系了几位曾在宴会上激烈反对莱昂纳尔的同学。
他没有争辩,只是平静地问:“你们还记得那天我说要挑战他决斗吗?我现在想明白了,真正该决斗的,不是他,是我们自己心里那个甘愿被奴役的部分。”
其中一人冷笑:“你以为读几本书就能改变什么?我们终究是要回去的。
父亲等着我继承地产,家族等着我联姻结盟。
你总不能让大家一起变成流浪汉吧?”
“我不是要你们抛弃一切,”
维克拉姆说,“我是要你们睁开眼睛。
如果我们回去时仍闭着眼睛,那我们的土地永远不会醒来。”
那人沉默良久,最终低声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要办一份杂志,”
他说,“不在伦敦,也不在巴黎,而在加尔各答。
名字就叫《新黎明》。
我们要用英文和孟加拉文双语出版,刊登农民的真实处境、女性教育的困境、种姓压迫的残酷。
我不指望立刻改变世界,但我希望至少有人开始提问:为什么必须这样?”
消息传出后,支持与反对同时涌来。
三位同学宣布加入编辑团队,另有一人向校方匿名举报。
一场关于“忠诚与背叛”
的辩论在印度留学生圈爆发。
有人痛斥维克拉姆“忘恩负义”
,也有人称他“第一个敢直视太阳的人”
。
而在巴黎,审判进入第二周。
检方传唤了两名所谓的“专家证人”
??一位殖民事务顾问,一位东方学家,皆声称莱昂纳尔的文章“夸大其词”
“缺乏实地调查依据”
。
莱昂纳尔当庭反击,要求出示法国政府在安南的死亡统计报告,对方支吾其词。
他又提出传唤退伍士兵作证,法官当即驳回。
但转折出现在第七天。
克莱尔?杜邦不知如何获取了一份军方内部电报副本,显示巴黎曾下令“清除边境不稳定因素”
,时间恰与村庄焚毁事件吻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