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六、环境描写烘托情节氛围(一)自然环境描写与情节氛围的营造1自然环境描写的象征意义与情节氛围的深化-在老舍的《骆驼祥子》中,自然环境描写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从而深化了情节氛围。
例如,在祥子经历了人生的挫折后,“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这场暴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写,它象征着祥子内心的绝望和无助。
祥子的命运就像这恶劣的天气一样,被黑暗和混乱所笼罩,看不到希望。
这种象征意义深化了情节的氛围,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祥子所处的困境。
在他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这场暴雨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在写照。
他曾经的努力和希望在现实的打击下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就像被暴雨冲刷的世界一样混乱不堪。
这种自然环境描写与祥子的内心状态相呼应,使得情节氛围更加沉重和压抑。
2自然环境描写的细节刻画与情节氛围的渲染-自然环境描写的细节刻画也对情节氛围起到了渲染作用。
在《骆驼祥子》中,除了暴雨的描写,还有对烈日的描写。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这些关于烈日下环境的细节描写,如柳树的病态、马路的干热、尘土的飞扬等,渲染出一种酷热难耐的氛围。
这种氛围与祥子拉车时的辛苦和无奈相映衬。
他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为了生存而拼命拉车,这种细节刻画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祥子生活的艰辛,也为他后来的堕落埋下了伏笔。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他的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他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这种情节氛围的渲染使得祥子的命运更加令人同情。
(二)社会环境描写与情节发展的背景1社会环境描写的反映功能与情节发展的根源-在鲁迅的《祝福》中,对鲁镇的社会环境描写具有很强的反映功能,它揭示了情节发展的根源。
鲁镇的封建礼教、人们的迷信思想等社会环境因素是导致祥林嫂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
鲁镇的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从最初的同情到后来的冷漠和厌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封建和残酷。
例如,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人们还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她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也还算顺利。
然而,当她被婆家强行带走并改嫁后,再回到鲁镇时,人们对她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她被视为不洁之人,人们开始对她避而远之。
这种社会环境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祥林嫂的命运被注定了。
她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她的悲剧是社会环境的必然结果。
这种社会环境描写为情节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背景,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祥林嫂会遭遇这样的命运。
2社会环境描写的文化内涵与情节发展的影响-鲁镇的社会环境描写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对情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鲁镇的祭祀文化、等级观念等都是封建文化的体现。
例如,在祭祀时,祥林嫂因为被认为是不洁之人而不能参与,这一情节体现了封建文化中的等级和纯洁观念。
这种观念对祥林嫂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逐渐走向精神崩溃。
这种文化内涵影响着情节的发展方向,它使得祥林嫂的命运一步步走向深渊。
同时,这种社会环境描写也让读者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读者可以看到封建文化是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导致像祥林嫂这样的悲剧不断发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三)环境描写的变化与情节的转折1环境描写变化的预示作用与情节转折的暗示-在莫泊桑的《项链》中,玛蒂尔德参加舞会前后环境描写的变化具有预示作用,暗示了情节的转折。
参加舞会前,她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那里装饰着东方的帷幕,点着高脚的青铜灯,还有两个穿短裤的仆人,躺在宽大的椅子里,被暖炉的热气烘得打盹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