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跟着大哥的镜头,看了看大家家里的布局情况。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边只是简单的观察下大哥家里的居住环境。
对于张远来说,当他看到大哥家里布局那一刻他已经打开了观气术,让观气术可以勘察到更多细节,...
林小满回到展馆的第三天,便执意搬进了员工宿舍。
医生叮嘱他至少静养一个月,但他只答应了七天。
这七天里,他没碰电脑,也没接电话,只是每天清晨沿着展厅走一圈,看阳光如何一寸寸爬上“共听墙”
,看孩子们在“对话过去”
区写下给历史人物的问题,再看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戴着耳机默默流泪。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倒下。
不是因为责任,而是因为一种越来越清晰的预感:周文昭说得对,绳结还没解开。
第四天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索性披衣起身,穿过寂静的走廊,走向档案室。
指纹解锁后,他在赵晨手记的副本前站了很久,最终抽出一张便签纸,写下几个名字??王立诚、南京NJ-0973、北京地铁痛哭的老教师、甘肃寄信的女孩奶奶……这些人都曾与那段沉默年代有过交集,有的已开口忏悔,有的仍在挣扎。
他忽然意识到,真正的记忆工程,从来不是把死者的声音传得多远,而是让活着的人敢于面对自己的影子。
第五天清晨,李念打来电话:“青海那边传来新数据。
云隐洞的蓝光脉冲频率变了,不再是二十四小时循环,而是开始模拟人类脑电波的α节律,每秒8到12次。
更奇怪的是,昨晚有牧民录到一段声音,说是从山体内部传出来的。”
“什么内容?”
“听不清,像是低语,但频谱分析显示,其中夹杂着《致未来的一封信》的声纹残片,还有……你的呼吸声。”
林小满心头一震。
他记得最后一次进洞时,曾对着石壁说过一句话:“周老师,我们会替你听下去。”
难道那句话被某种方式留存了下来?
“别告诉任何人。”
他说,“等我回去再说。”
第六天,他提前出院。
志愿者们自发组织接送,一辆白色面包车停在医院门口,车身上贴着“我们来接班”
的标语。
司机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叫陈默,是第一批“青年记忆守护计划”
的学员。
“您别担心,”
陈默一边开车一边说,“这几天我们轮流值班,展馆一切正常。
昨天还有个初中生带着爷爷来了,老人听完广播后跪在地上磕了个头,说‘我对不起你们’。”
林小满闭目听着,心里却像压着一块温热的石头。
他知道,这种情感释放是好事,但也危险。
一旦失控,就可能演变成集体性的自我审判,甚至引发新的撕裂。
回到展馆当晚,他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没有议程,没有PPT,只有五个人围坐在控制台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