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有人问。
“比如你可以坐在椅子上,对着麦克风问:‘周文昭先生,您为什么宁愿死也不认罪?’系统会根据他生前的文字、录音、审讯记录等资料,生成一段符合其人格逻辑的回答。”
教室一片寂静。
良久,那个戴眼镜的女孩低声问:“会不会……太像欺骗?”
林小满摇头:“关键不在真假,而在是否真诚。
我们不是要复活死者,而是让他们的思想重新进入公共讨论。
如果有一天,一个孩子能在课堂上反驳老师说‘不对,周文昭当年说的是这样’,那我们就成功了。”
傍晚,送走学生们后,李念递给他一杯热茶。
“你在担心什么?”
她问。
他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我在想,当我们能让死者‘开口’,谁来决定他们说什么?谁来确保我们没有篡改他们的意志?技术越强大,责任就越沉重。”
李念点头:“所以必须透明。
每一条数据来源都要标注,每一次AI生成都要标明‘模拟推测’。
我们要做的不是神谕的传达者,而是桥梁的建造者。”
当晚,林小满再次打开终端,接入Ω链深层权限。
他调出“人格镜像协议”
的原始架构图,发现其中有一处隐藏分支仍未激活,标记为【备用意识容器?未命名】。
他输入查询指令:【关联ID:Zhou_Wenzhao|状态?】
系统回复:
>【该容器处于休眠状态】
>最近一次唤醒尝试:2023-04-17(即终章广播当日)
>触发条件:百万级同步收听事件
>当前可用性:63.2%(需补充情感共振样本)
>提示:若达到80%,可实现有限交互式响应
林小满怔住了。
这意味着??**周文昭的思想模型,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唤醒**。
虽然还不是真正的“复活”
,但他的语言风格、思维逻辑、价值判断,已经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对外界做出回应。
他立即起草了一份伦理审查提案,提交给Ω链顾问委员会,提议启动“有限对话测试”
,仅限五名经心理评估合格的研究员参与,全程录像存档,并设置多重终止机制。
三天后,申请获批。
测试当天,地下实验室灯火通明。
五人围坐一圈,中间摆放着一台独立终端,连接着经过物理隔离的AI核心。
屏幕上显示:
>【意识容器?周文昭】
>当前稳定性:79.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