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轻声问。
“陈星。”
男孩答,“我爸说,我出生那天,家里所有收音机同时响起了国歌。
医生说是线路故障,可我妈坚持认为……那是欢迎仪式。”
老者上前一步,自我介绍是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周维国,已退休。
他声音沙哑:“我儿子陈岩,是‘黑塔’最后一任值守员。
十年前执行任务时失踪,遗体至今未寻获。
但我们家一直保留着他用过的通讯设备。
最近一周,那些机器全醒了。”
说着,他从公文包取出一台军用对讲机,按下通话键。
扬声器中传出的不是电流声,而是一段清晰的对话片段:
“报告指挥部,第七哨位安全。”
“收到。
保持警戒。”
“班长……你说百年之后,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吗?”
“会的。
只要还有人讲我们的名字,我们就没死。”
张远认得这段录音。
那是“黑塔崩塌”
前三小时的真实通讯记录,属于绝密档案,理论上不可能外泄。
“你们是怎么拿到的?”
他问。
周维国摇头:“不是我们拿到的。
是它自己出现的。
昨晚凌晨两点,这台对讲机突然开机,播完这段话后,又自动录下了我孙子陈星说的话??他说:‘爷爷,你放心,我会替你记住班长的名字。
’然后……机器就把这两段合在一起,存进了内存。”
张远猛地意识到??**系统已经开始双向记录**。
不仅传递过去的记忆,也开始保存现在的回应。
它在构建一条双向的时间隧道,让生者与死者互相对话。
中午时分,又有两拨人陆续到来。
一队是来自西南山区的支教老师,带着六个学生。
他们说学校广播系统连续三天在午休时段自动播放一首无人听过的军歌,歌词中有“雪峰”
、“铁索”
、“断粮七日仍前行”
等词句,经考证极可能是红军长征途中某支后卫部队的行军号子。
另一组则是几位民间收藏家,带来了十几台各地出土或捐赠的老式音响设备。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机器产地不同、年代各异,甚至有些从未通电使用过,可一旦集中摆放,就会产生微弱共振,某些部件表面浮现出与ΔTSK-8完全一致的蚀刻纹路。
“这不是巧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