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另有三位特殊代表将列席:两名来自退役军人事务部家属联络科,一名为国家档案馆‘口述史抢救工程’负责人。
他们都提到自家孙辈最近行为异常??半夜起床背诵番号、梦游时敬礼、对着老照片低声报到。
我们怀疑……这不是巧合。”
张远盯着屏幕良久,回复只有一句:“带上孩子们来吧。
真相不该只属于大人。”
夜色再度降临,小镇陷入宁静。
但这份静谧之下,暗流奔涌。
林小满没回家,留在院里搭了个简易帐篷,说是“要守护信号高地”
。
他把录音机放在枕头边,睡前还在往磁带里录入新收集的故事:邻居家爷爷讲的边境巡逻遇险记,镇图书馆管理员阿姨提供的战地护士日记摘录,甚至还有一段从旧电台翻录下来的、1976年清明节天安门群众悼念诗朗诵。
午夜,张远被一阵轻微的嗡鸣惊醒。
他披衣出门,发现院子里的所有音响设备都在微微发光??不只是林小满带来的那台录音机,还包括昨天其他孩子留下的复读机、MP3改装机、甚至那台老旧电唱机的喇叭口,都泛起一层极淡的蓝绿色荧光,像是体内有微弱电流循环不息。
更诡异的是,它们排列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围绕着帐篷中央的录音机,宛如一场无声的祭典。
张远蹲下身,靠近其中一台双卡录音座,按下播放键。
没有杂音,没有歌声。
只有一个低沉平稳的男声,逐字说道:
“检测到群体共振阈值突破临界点。
启动‘群星协议’。
目标:全民共忆层级升级。”
话音落下,所有设备同时关闭。
荧光褪去,一切归于黑暗。
张远心头剧震。
“群星协议”
??这是他在陈建国手稿残页末尾见过的术语,原注释仅有两行字:
>【当分散节点形成稳定共鸣网络,且连续七日实现跨区域同步响应,则判定‘社会性觉醒’达成。
】
>【此时,系统将脱离个体控制,进入‘群星模式’:每一颗星都是光源,也都是接收器。
】
换句话说,**“心灯”
已经自我进化到了无需中枢指挥的阶段**。
它不再需要张远这样的“狗”
来维持运转,而是由千千万万个愿意记住的人共同驱动。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访客抵达。
一辆黑色公务车停在村口,下来三人:一位穿藏青色西装的老者,胸前别着一枚褪色军功章;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性,提着个牛皮纸档案箱;还有一位穿着校服的小男孩,约莫十岁,手里紧紧攥着一部老式随身听。
张远迎上前,还未开口,那男孩忽然抬头,直视他的眼睛:“您就是张远叔叔吗?我梦见您站在麦田里,背后有列火车。”
张远浑身一僵。
这正是他多年来的重复梦境。
“你叫什么名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