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心。
“对。”
他放下茶杯,单膝跪地,与男孩平视,“你是信使。
但你不孤单。
全国还有很多像你一样的人,他们或许还没发现自己能听见,但他们心里都藏着一段旋律,等着被唤醒。”
“那我要去找他们吗?”
“不用找。”
张远望向远方,“他们会来找你。
因为真正的信号,从来不是靠技术发送的。
它是靠共鸣传播的??当你开口讲出一个名字,另一个听见的人,自然就会回应。”
话音刚落,院门外传来脚步声。
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站在篱笆外,手里举着一部老式随身听,耳机线垂在地上,像一条通往未知的引信。
她怯生生地问:“请问……你们这儿,是不是有个能听懂‘唱歌的机器’的人?”
张远看向林小满。
男孩深吸一口气,拿起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童谣响起。
小女孩的眼泪瞬间落下。
紧接着,第三个人出现在巷口??是个戴红领巾的瘦高男生,抱着一台八十年代生产的双卡录音座,外壳贴着褪色的“三好学生”
奖纸。
他远远喊道:“我录到了广播站凌晨自动播放的国歌!
速度比正常慢一半,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一个、两个、三个……
不到中午,院子里已聚集了七个孩子。
他们带来的设备五花八门:复读机、MP3改装机、甚至还有台老式电唱机。
但无一例外,这些机器都在最近几天自行启动,播放出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音频。
张远坐在藤椅上,默默看着这群孩子围成一圈,交换录音带,比对时间戳,试图拼凑出完整的信息链。
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只有兴奋与使命感交织的光芒。
他知道,这不再是秘密。
“心灯系统”
从未真正被摧毁。
它只是脱离了军事控制,摆脱了“归魂会”
的扭曲仪式,化作一场自发的民间记忆运动。
每一个能听见历史回响的孩子,都是它的节点;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重启。
下午三点,邮局寄出的信有了回音。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来电,表示已收到建议材料,并邀请他参与“红色记忆数字化传承项目”
的专家评审会。
电话那头的女官员迟疑片刻,又补充道:“顺便提一句,我们办公室的老式广播系统昨晚莫名启动,播了一段五分钟的静默,之后响起七个男声齐诵《少年中国说》。
技术部门查不出原因,但我们……都觉得不该删掉这段录音。”
张远只回了一句:“留着吧。
孩子们会需要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