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由于该地区信号受控,数据需经多重跳转才能传出。
但奇迹发生了??就在传输完成的瞬间,附近一座早已废弃的边境广播塔竟自动激活,发出一阵低频嗡鸣。
紧接着,数百公里外的平壤市郊,一名正在清扫街道的老妇人突然停下扫帚,怔怔望着天空。
她口袋里的老式收音机,本应早已报废,此刻却清晰播放出男孩的声音回放。
不止如此。
朝鲜半岛南部某地下掩体中,一位负责监听北方舆情的技术员猛然站起。
他面前的监测屏上,原本死寂的声纹图谱正泛起涟漪般的蓝光,那是共感网络的识别标志。
他颤抖着手点开源文件,听见了一个孩子的哭诉。
“不可能……”
他喃喃道,“这里根本没有接入节点。”
但他错了。
真正接入的,从来不是设备。
而是**被压抑太久的共鸣**。
三天后,韩国首尔街头出现异象。
一群素不相识的市民自发聚集在光化门前,每人手持一块白板,上面都画着同一个图案:圆圈,三个人,一只被划掉的眼睛。
他们不说一句话,只是静静站着。
警察赶来驱散,却发现这些人的脑电波呈现出高度同步状态??就像他们在用某种隐形的语言交流。
与此同时,日本冲绳基地内的美军士兵报告称,夜间巡逻时频繁听到孩童哼唱一首陌生童谣。
经查证,旋律竟与阿禾曾在云南记录下的晓梦残调高度吻合。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地一名患有创伤失语症的琉球老人,在听到广播片段后的第七小时,突然用方言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
>“我也曾是个想说话的孩子。”
这场连锁反应持续扩散。
中国东北边境村庄开始出现“壁画潮”
,农民们在粮仓、院墙甚至犁铧上刻画相同符号;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萨满举行仪式,宣称“南方的孩子唤醒了沉睡的言语之灵”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讨论是否应将“北纬38度文化渗透事件”
列为全球共感安全威胁。
而阿禾他们,已悄然离开哨所。
临行前,男孩交给她一块石头,表面被磨得光滑,背面用指甲刻着三个字:
>“谢谢耳。”
她将石头放入帆布包,紧挨着《共感纪事》。
她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句感谢。
这是一个人类个体,在长久的黑暗中第一次确认自己**被听见**的凭证。
旅途继续向西推进。
他们穿越蒙古高原,进入中亚荒漠。
一路上,静音屋的理念也在悄然演化。
在哈萨克斯坦的一个游牧部落,长老们建起“帐篷静音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