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些代价是永久性,不可逆的,无法弥补的。
更不要说那些被俞琳徽耽误了前程和成长的员工,更是不计其数!
有些员工甚至需要用一辈子却愈合俞琳徽带来的伤害!”
林子苏愤然解释道。
“可是,标准化就可以杜绝吗?”
李秦沁似乎有点明白了。
“标准化流程管理的本质就是去中心化,以目标为导向,把目标分解为多个执行节点,每个节点对应相应的人、事、物、数量等指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就像一个产品使用说明书一样,让每个人都可以按图索骥,找到自己的节点,找到自己每一个动作的方法、要领和步骤,最终完成他所在节点的任务。
而每一个环节的进度和情况也是透明的,项目内其他节点的员工、负责人都可以看到,他们既可以查看、对标,同时也是监督。
因为一个节点有问题,就会影响其他节点,这就倒逼其他人共同监督这个节点的人,必要时大家也会群策群力,帮助他一起推动。
出现了问题也能很快找到问题点,及时查漏补缺亡羊补牢,不至于出现淮州那么大的危机,延迟了那么多天,总部才知道,危机处理十分被动和不利。
每个人的责任都清晰明了,你想含糊其事掩盖错误,可是别人可以根据流程节点的管理按图索骥,找到哪个环节出现了错漏。
这就要求员工学会自查自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等着领导问责,领导不问就糊弄过去。
以前是各个点对中心、对领导负责,所有员工等着管理层的发号施令。
但是现在是各个点对自己的节点、时间、任务、目标负责,只要自己的节点确保无误,那么整个管理的盘就不会有大的纰漏。
中心化的管理模式里,每个人的指标、目标和责任都是模糊的,出了问题都是看向中心的领导,一个人能力再大,也很难对每个节点把控到位。
去中心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就能很好地规避管理的这个巨大漏洞,因为每个人既是管理者,又是具体的执行者,自己管自己,从被动变为主动,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就是对整个管理盘面的负责。
在这样的模式下,就不需要有英雄主义的员工,你以为我是市场营销中心的总经理,是不是觉得我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觉得我位高权重?觉得我比俞琳徽更过犹不及?
我知道你一定是这么想的,我只能说你根本没有理解标准化流程管理的本质。
和你认为的恰恰相反,在整个流程里最没用的,反而是最中心的那个领导。
因为它的去中心化本质,是限制中心的权力膨胀,让它从原来的集一切话语权、资源、权力于一身的职位转变成为一个服务型、支撑型的后台统筹岗位,
就像一个人工心脏,一个随时可以被取代的人工心脏,区域项目总监如果做出来傲人的成绩,那他们的话语权可就比我大得多了,这才是引入标准化流程管理的真正用意!
否则你以为俞琳徽为什么那么排斥营销中心执行标准化?!
我甚至可以打包票,你那个‘玫姐’比俞琳徽还要怕,不然她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压我?
还整出一个你这样的傀儡工具人,想来代替我。
如果你以为她只是在争风吃醋,那你就太蠢太天真,太小看你那个‘玫姐’的心机和城府了!
以前总是人浮于事,每个人的眼睛都是向上看,向别人看,从来不看自己,都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总喜欢把手伸出去管别人,压人一头,才导致自己工作做不好,出不了业绩。
现在没有管人一说了,都是事管人,事催人,自己管自己。
你在罗汉团队待过,罗汉们什么时候等着总裁,等着杨玫,等着廖敏来管的?
就连我,也不是我在发挥核心作用,任务目标一下来,分解到人到时间点,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到节点交作业,所有人都是自觉自发,都知道自查自纠,
也是这样,罗汉团队才会比其他部门、其他团队更有内在驱动力、创新能力。
我离开以后,罗汉团队也没有停摆,还是照常运行,继续创造惊人的业绩。
但是,蔡晋离开后,罗汉团队在后来的三个月,就一直没有突破性的业绩,这就是区别。”
林子苏由浅入深,又由深入浅,耐心地诠释。
李秦沁如醍醐灌顶,但还是不免疑问:“可你刚才也说了,罗汉团队引入标准化管理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晋总那样的业绩爆发力了呀?!”
语气、情绪明显比先前平静和气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