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些老油条研究员都知道杨教授的为人,但是新来的研究员却不熟悉杨平,所以坐下来跟杨平聊天的时候多少会有一些顾忌。
“搞科研的,哪有不犯错误的,不用害怕犯错误,不怕你犯错误,就怕你不敢尝试。”
...
李泽会走后的第三天,三博医院正式下发文件,宣布筹建心脏外科,并成立筹备小组,由杨平担任组长,夏书为副组长,宋子墨、徐志良列席参与。
文件一出,全院震动。
虽然早有风声,但真正落地还是让不少人感到震撼??三博医院终于要补齐最后一块短板了。
消息传到胸外科时,庞主任正在查房。
他听完护士长的汇报,只是轻轻“嗯”
了一声,继续低头翻病历,仿佛一切与他无关。
可回到办公室后,他坐在椅子上久久未动,目光落在墙上那张十年前拍摄的全国胸心外科学术年会合影上。
照片里,他还站在C位,意气风发。
如今十年过去,时代变了,人也老了。
他知道,心脏外科一旦独立,胸外科将被彻底拆解,他的权力也将随之瓦解。
但他没有反对。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
李泽会的名字像一座山压在所有人心头。
世界顶尖的心脏外科专家,曾在梅奥诊所主刀超过两千例复杂冠脉搭桥和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发表过近百篇SCI论文,H指数高达58。
这样的人愿意来三博,是整个医院的荣耀,谁敢说半个不字?
筹备会议定在周五上午九点。
会议室坐满了人,除了外科系统的骨干,还有护理部、设备科、基建处、人事处的负责人。
夏院长亲自主持,开场第一句话就定下基调:“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标准,把心脏外科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室。”
杨平随后发言,条理清晰地列出筹建计划:三个月内完成病房改造,采购体外循环机、超声心动图仪、ECMO等核心设备;半年内组建首批医护团队,启动临床工作;一年内开展复杂先心病矫治、瓣膜成形、心脏移植等高难度手术。
“我们不追求速度,但必须保证质量。”
他说,“每一个环节都要经得起推敲。”
夏书负责具体执行。
他连夜整理出一份详细的人员配置方案,包括两名主治医师、四名住院医师、六名专科护士的招聘条件,并建议从现有胸外科抽调两名有心脏手术经验的医生过渡。
他还提出建立心脏外科ICU的设想,强调术后监护的重要性。
蔡巧君得知后,在家里帮他修改PPT。
“你这个排班表太理想化了,”
她指着屏幕说,“新科室刚开始,人力肯定不足,你得考虑轮岗和弹性调度。”
夏书点头记下,心里又一次感叹她的细致。
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可就在第二周,问题来了??设备采购卡住了。
医学装备部反馈,体外循环机报价每台八百万元,且需提前半年预订,进口审批流程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