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把丸子放上去滚,“您看,稳当得很,粉挂得匀匀的。”
阿伟试着滚了滚,丸子裹着粉,圆滚滚的,一点没漏。
他摸着筛底笑:“这筛子现在比新的还好用,竹篾软乎乎的,不硌丸子。”
修好的老物件重新派上用场。
黑陶盆里的面团发得暄软,擀面杖压的粉细如霜,铁皮罐的红糖红似火,竹筛里的丸子滚得圆溜,灶前的热气又浓了,比刚才还暖。
下锅时,丸子在沸水里“咕嘟”
冒泡,香气漫得满院都是。
王奶奶的黑陶盆摆在灶边,里面还剩点面,被火烤成了焦黄色,像块小点心;张大爷的擀面杖靠在石臼旁,蜂蜡的光映着枣木的红;李婶的铁皮罐敞着口,红糖的甜香混着铁锈的味,竟格外亲切。
“王奶奶,您这丸子咋这么圆?”
阿伟夹起个丸子,烫得直吹气。
“是这老盆的功劳,”
王奶奶笑着说,“新盆和面总粘手,这老盆不粘,搓出来的丸子个个溜圆。”
张大爷舀了勺红糖浆,往丸子上浇:“我这擀面杖压的粉,细得能透光,丸子才这么嫩。”
李婶给每个人碗里放了把碎糖:“你们尝尝这滤过的糖,比新糖多了点烟火气,像小时候吃的麦芽糖。”
孩子们围着灶台跑,抢着用老盆里的剩面捏小丸子,用擀面杖敲着石臼玩,笑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阿伟看着他们,忽然觉得,这些老物件盛着的不只是糯米粉和糖,还有日子里的暖——王奶奶的老盆,装着她半辈子的手艺;张大爷的擀面杖,压过他一年年的期盼;李婶的铁皮罐,藏着她对甜的念想。
赵铁柱喝着丸子汤,看着满灶的老物件,闻着糯米的香,心里踏实得很。
冬至的风带着冷意吹过来,却吹不散这锅里的甜,像把往年的冬至和今年的暖,都熬在了一起。
天黑时,丸子早就吃完了,老物件们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黑陶盆倒扣在灶台上,盆底的裂缝藏在阴影里;擀面杖挂在墙上,枣木的光在油灯下闪闪的;铁皮罐里的红糖还剩小半,被李婶收进柜角;竹筛晾在绳上,粉垢被洗得干干净净,竹篾透着新篾的绿。
“你说这些老物件,”
王奶奶看着窗外的霜,“明年冬至还能陪咱搓丸不?”
“咋不能?”
张大爷磕了磕烟袋,“我这擀面杖再抹层蜂蜡,能用到我抱重孙子。”
李婶在旁边点头:“我那铁皮罐啊,明年再装新糖,锈渣滤掉了,照样能用,比新罐子有味道。”
阿伟摸着竹筛的新篾,忽然觉得,这冬至的暖里,藏着最安心的旧时光。
老盆的每道裂缝,擀面杖的每块木茬,铁皮罐的每处锈迹,都浸着往年的甜,像把一年年的冬至,都攒在了一起。
风里飘着糯米的香,混着老盆的陶味、擀面杖的木气、铁皮罐的铁腥,像碗熬稠了的甜汤,暖暖的,黏黏的。
赵铁柱望着灶前的老物件,忽然明白,所谓冬至,不只是搓丸取暖,更是和这些老伙计一起,把日子里的冷,都熬成踏实的甜。
就像这补过的黑陶盆,装着的不只是面团,还有岁月的暖,把冬天的冷,都捂得热热乎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