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四个字看了许久,指尖微微发烫。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破旧的相册。
那是母亲去年寄来的,里面全是老宅的照片:天井里的青砖、厨房外的竹架、后院那棵百年龙眼树。
每张照片背面都有她娟秀的批注:“这是你小时候最爱爬的墙。”
“这扇门坏了三次,都是你踹的。”
“灶台还在烧柴,火苗还是蓝的。”
他翻到最后一页,是一张泛黄的全家福。
父亲站在中间,神情严肃;母亲抱着年幼的他,笑得温婉;祖父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支毛笔,像是刚写完什么。
林昭突然想起,祖父一生未曾出过香山,却能背诵整部《离骚》,还能用篆书写杜甫的诗。
他曾问:“爷爷,您没去过北方,怎么懂那么多?”
老人眯着眼睛说:“读书人走的路,不在地上,在纸上。”
如今,他自己也成了纸上行路人。
他坐回桌前,提笔给中山大学回信:
>尊敬的组委会:
>感谢盛情邀请。
我愿出席此次会议,并接受采风安排。
另有一请求:若可行,请协助联系当地档案馆,我想查找一份1902年的土地契约文书,涉及香山县翠亨村一处祖产……
写完,他又加了一句:
>或许,我也该回去看看那座桥了。
发信后,他打开文档,继续撰写新长篇《炭笔桥》。
这一次,他不再回避自己的出身,也不再刻意强调“融合”
。
他让主角成为一个归国的知识分子,在整理家族遗物时,发现祖父留下的数十本手稿??不是诗词,也不是家训,而是关于桥梁结构的研究笔记。
原来老人年轻时曾梦想建造一座连接大陆与海岛的大桥,图纸画了一摞又一摞,最终因战乱与贫困搁浅。
小说第一章结尾,主角站在废弃的老码头,手中捧着泛黄的设计图,心想:
>原来我们家族的命运,一直是试图跨越不可逾越之物。
父亲跨越阶级,我跨越海洋,而祖父,想跨越的是海浪与陆地之间的虚空。
我们都失败了,却又都在失败中留下了痕迹??就像炭笔画的桥,虽不能通行,却证明有人曾试图抵达。
深夜,林昭合上电脑,走到阳台上。
巴黎的灯火如星群铺展,远处圣心堂的轮廓在夜色中浮现。
手机震动,是伊莎贝尔的消息:
>听说你答应回国了?
他回复:
>是。
下个月启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